相关内容列表
语暖人心绿在行榜样力量促共进--例谈如何打造“友善班级”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打造“三共”家长沙龙
学会与学生的成长合作
以史为径,育情系家国之人
“五育融合”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实践探索
浅谈班主任中途接班的若干策略
养成“三感”,缓解班主任工作压力
“三步走”帮助学生走出考试失利阴影
赋能自我,勇往直前一引导学生用 REBT化解消极顾虑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班主任工作路径研究
班级“共享角”
浅析德育管理中如何善待问题生
强化自主意识 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浅析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点滴思考
如何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管理的新思考
浅谈中学班主任管理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宽容策略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和艺术
 
 
 

当一位幸福的“邮差”
2025-04-18  作者(来源):张 吉

    青春总是伴随着各种烦恼。家长们经常向我反映孩子的叛逆,而孩子们则抱怨家长的严格管束。课间休息时,我时常需要处理孩子间的矛盾。作为班主任,我需要与孩子、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因此,尽管我的日常工作看似重复,实则充满了挑战。

    一、孩子,请听一听爸妈的心声

    与家长交流时,我经常听到他们感慨: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往往不愿遵循家长的建议,有时甚至会和家长激烈争执,乃至采取极端行为。

    一天深夜,熟睡中的我被小西家长的电话惊醒。电话那头是焦急的声音:“张老师,孩子离家出走了,怎么办?”我迅速安抚了家长的情绪,并询问了孩子离家的原因。原来,小西因为玩手机与家长发生了冲突,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您先别急,下着这么大雨,孩子可能就近找个地方避雨去了,我们一起找找看。”我安慰道。子夜一点,家长再次来电,说孩子找到了。

    第二天早晨,看到小西出现在教室里,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我该如何帮助她呢?直接找她聊天可能会适得其反,不如利用主题班会的机会让她慢慢体会。

    寒假里,学校组织了“看见成长”家长征文活动,许多家长踊跃参与,记录下陪伴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阅读这些征文时,我深受感动,仿佛亲历了孩子们的成长变化。我一直想与孩子们分享这些征文,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时机。现在,小西的事情让我意识到,这不正是一个与孩子们共读的好机会吗?于是,我将家长的征文改编成书信形式,保留了最感人至深、适合孩子阅读的内容,打印出来,装入信封,写上收件人。我希望这些文字能成为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班会课上,我故作神秘地带着一摞信走进教室。孩子们好奇地望着我。我打开信封,没有透露收件人是谁,而是选取了一些内容在全班朗读,其中也包括小西妈妈的文字。

    这次,我们都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假期。由于医院工作繁忙,我让你独自在家上网课。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你手机里有很多关于游戏的聊天记录,导致你的作业很晚才完成。我犹豫再三,向你表达了我想放弃工作来照顾你、陪你上课的想法。你想了一会儿说:"妈妈,你这么好的工作以后可能找不到了。”我说:“是的,妈妈也四十多岁了。不过你别担心,工作总能找到,钱也可以再挣,但你的学习不能等,什么都没有你的未来重要!"……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只顾着一直往前走,都没有停下脚步回头看看。

    往日热闹的班会课在孩子们听完那些真挚的话语后变得安静了。我特别注意到小西的表情,或许她并不知道那是她妈妈写的,但当听到那一段话时,她忍不住哭了。

    班会课后,我将信件逐一发放给孩子们。有些没收到信的孩子还特意来问我:“老师,我妈妈给我写信了吗?”原来,孩子们都渴望听听父母心底的话。我把妈妈的信交给了小西,之后我没有再去打听她回家后的情况。但我欣慰地发现,那个脸上挂着甜甜微笑的小女孩又回来了。让孩子有机会听一听爸妈的心声,我愿意当那位幸福的“邮差”,投递一封封关于爱的书信。

    二、家长,请听一听孩子的心声

    由于我和孩子们的年龄差距并不大,他们愿意与我聊天,有时甚至会向我吐露一些不愿与父母分享的想法。一个温暖的午后,小张有些扭捏地走进我的办公室,悄悄凑到我耳边说:"张老师,我有话想和您说,但不想让别的老师听到。”我牵起她的手,一同走到操场边的亭子里坐下。"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烦恼了?”我问。小张认真地点了点头:"老师,爸爸对我太严格了,我受不了,我想回到妈妈那边去。”简短的一句话让我察觉到事情的端倪。原来小张的父母已经离婚,她现在跟随父亲生活。小张平时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我之前也与她父母沟通过,但并未了解到这一特殊情况。

    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严厉的父亲经常责备小张,让她感到压抑。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小张心中充满了困惑,甚至不知道如何与父亲沟通。因此,她找到我倾诉。“老师,我希望您能帮我保密,我不想让爸爸妈妈知道我找您诉苦。”“好的,一定!"金色的阳光洒在小张的脸上,眼前的她似乎不再是那个大大咧咧的小女孩,而是一个有着自己故事的少女。我想要帮助她。

    几天后,小张在我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张纸条:“张老师,我妈妈要过生日了,我该准备什么礼物好呢? 求老师帮忙。”显然,她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妈妈制造一个惊喜。在我看来,任何物质的礼物都不及孩子对妈妈的依恋珍贵。放学后,我找到小张、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老师觉得,妈妈这么长时间没见你,一定也很想你。这样吧,老师用手机录一段视频,你想好有什么话要对妈妈说,我发给她,怎么样?”这个提议出乎小张的意料,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我们再次来到操场边,用手机记录下了最真挚的祝福:“妈妈,生日快乐!您要永远年轻,少生气,少加班。别忘了多来看看我啊,我想您了。”录制结束时,小张腼腆而又满足地笑了笑,这与平时的她大不相同。

    我的心被深深触动,马上将这段视频发给了小张妈妈。小张妈妈回复了很长一段文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感谢和对孩子的歉意。我给小张妈妈留言:“小张非常懂事。我想你们需要让孩子感受到即使你们分开了,她仍然拥有爸妈的爱。”

    第二天,小张父母第一次一起来到学校,和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肯定了小张在校期间的表现,包括值日、集体荣誉感、乐于助人等方面,同时也如实反映了她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张爸听后陷入了沉思:“是我太心急了。离婚后我一个人带孩子压力很大,和孩子沟通也少了。”张妈也表示自责:“我工作比较忙,关心孩子不够,现在孩子青春期了,很多时候也需要我这个妈妈来照顾。”那天之后,经过小张父母的沟通,孩子每周都会由妈妈照顾两天。传递一个简单的生日祝福视频,让小张的青春期从此拥有了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父母双方的爱。

    班里因家庭原因而烦恼的孩子还有好几个。我和孩子们许下一个个约定,也在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走出成长中的迷茫。

让家长有机会听一听孩子的心声,我愿意当那位幸福的“邮差”,投递一个个关于爱的愿望。

    三、同学,请听一听同伴的心声

    孩子们相处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男孩之间通常比较直率,往往一笑泯恩仇;而女孩之间有时因为面子或性格差异,可能会互相不理对方一段时间。

    小葛和小董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同为课代表的她们课间总是形影不离。小葛外向开朗,小董腼腆害羞,性格迥异的她们或许正因为互补,平日里总有说不完的话。然而,这学期开学两周后,两人突然不再同行了,显得很是生分。

    小葛感到非常失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一次写作文时,小葛写下了她与小董之间的事。其实只是两人之间有些误解,但谁都不愿先向对方认错。小葛在作文里写道:“看到小董和其他同学有说有笑,却唯独不和我说话,我感觉自己仿佛被遗忘了。一次放学时恰好赶上下雨,小董悄悄在我桌上放了一把伞。我正巧从英语老师办公室回来,看到了这一幕,这才意识到,小董是一个多么腼腆内向的人啊,这正是她处理问题的方式。”小葛认识到自己和小董之间并没有什么大的分歧,只是自己太骄傲了,没有给双方一个好好沟通的机会。

    批改完这篇作文后,我欣慰地笑了。两个孩子都太有个性了,她们用烙印着自己性格特点的方式,维护着彼此之间的友谊。其实,两人依旧想着对方,只需要一个机会让她们向前迈出一步而已。借着与小董面批作文后的几分钟,我给她看了小葛的作文。小董看后,脸涨得通红,临走前和我说了一句:“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当天下午,两个孩子便和好如初了。

    让孩子有机会听一听同伴的心声,我愿意当那位幸福的“邮差”,投递一份份关于爱的情谊。

    等待如冬日暖阳,陪伴如长情告白。作为班主任,我努力做好孩子们成长的陪伴者,适时做好孩子与家长、与同伴间沟通的纽带,引导他们用更好的姿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未知。我愿当一位幸福的“邮差”,为孩子们传递幸福。也愿以后的日子,他们能在我看不到的地方继续幸福。

(张吉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214000)

【责任编辑:师婧璇

 

                          摘自:《班主任》2025年第1期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