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培养学生品德与核心素养的引路人。他们通过组织多元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班主任的工作还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帮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论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性及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为班主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班主任;工作路径
核心素养不仅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它不仅体现在学生培养方式的转变上,还体现在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型上。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班主任需要通过智慧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利用心理调节技术增强管理能力,把握管理节点,提升管理效能。
1 核心素养导向下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性
1.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班主任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包括他们的情感意识、学习态 度、正确的价值观及核心技能。所以,班主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多元化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通过团队协作的项目式学习,班主任能够指导学生掌握沟通、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实现家校沟通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班主任工作,能为家校沟通提供有利条件。在家校沟通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家长应定期与班主任交流,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教师要了解学生家庭环境的具体情况,并与家长共同探索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方法。而利用多种渠道,如家长会、家庭访问和微信群,班主任能够高效地分享教育观点,深化家长对教育创新的理解,从而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尤其在学生面临挑战时,班主任的及时干预和调和作用,能高效地整合各方资源,进而为学生带来个性化支持与辅导。
1.3 实现个性化教育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采取定制化教学手段。例如,班主任需要深入分析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并以此作为依据,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成长计划。针对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采取制定短期目标、提供补充教学或实施奖励措施等策略,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那些具备某种特长的学生,班主任则应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充足的资源,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水平。通过实现个性化教育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能引导学生探究并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核心素养导向下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2.1 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是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这意味着班主任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应重视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艺术鉴赏能力等。例如,班主任应积极倡导学生投身于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思维及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重视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保障每位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与方法下有所提升。
2.2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强调,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同时应细心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情况。教师需要建立相互尊重、公正的师生互动关系,以激励学生阐述自身的见解与情感。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班主任需要展现出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利用爱心与耐心引领他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3 家校共育原则
家庭与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参与者,两者共同作用,相互依存,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关系,协作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包括定期的家长会、学生的校园表现交流、家庭环境与学生性格的分析等。通过家校合作,班主任能够掌握学生的综合情况,并据此制定更精准的教学方案。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能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支持。
3 核心素养导向下班主任工作的策略
3.1运用关怀教育理论
一要树立关怀意识,增强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将学生全面成长当作教育重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还要重视他们的品德、身心健康与社会情感技能发 展等。参与学校安排的学习活动,能让班主任了第 学生,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来满足每位学生的成长需求。
二要实施个性化关怀,促进差异化发展。进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关爱和指导。同时,班主任要深度分析每位学生的性格、学习起点及精神状态。班主任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分析能力,能详细观察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的行为,迅速识别并处理他们所面临的难题。另外,班主任需要分析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与辅导策略,以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三要创设充满关爱与支持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班主任要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团队的温馨与力量。通过设计和实施各类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团队拓展和志愿服务等,有助于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班主任也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温馨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能逐渐领悟关爱同伴、求同存异的重要性,从而塑造他们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3.2 实施智慧教育
3.2.1构建智慧课堂
班主任应运用多媒体和在线平台等信息技术工具,创造具有互动性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学习。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班主任能了解学生的兴趣、潜能及学习进度,并基于这些观察为学生匹配个性化学习素材和学习路线。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智能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推送适合他们的练习题和拓展素材,这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2.2形成智慧教育共同体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参与,教师应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与家长互动,以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同时,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群、家校联系应用程序等渠道,及时分享学生在校园内的表现、学习进度及关键素质发展情况,并积极吸收家长的反馈与建议,以此凝聚教育力量。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引领家长加入智慧教育过程,包括共同制订学习计划、运用家庭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让家庭成为智慧教育的拓展和补充,以共同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3.2.3实施项目式学习
智慧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采取项目式学习,通过指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促使他们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例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完成调查研究,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3鼓励学生自主管理
第一,营造自主管理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应努力创造一个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环境,使学生能真切体会到他们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及其所提出的需求与观点,同时激励他们积极地分享自身的意见和反馈。通过定期举办班级聚会,使学生能投身于班级规则的制定中,这有利于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能力。班主任可以采用写发展日志或进行每周反思等措施,指导学生按时反思个人的学习经历,深度思考哪些行为可以产生积极效果,哪些行为需要调整和完善。
3.4 创新评价机制
3.4.1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下,班主任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班级纪律维护情况。然而,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班主任要创新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的全方位成长。这意味着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对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进步给予评价。班主任可以运用综合素质评价表,对表中涉及的各项核心素养,如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自我管理等进行记录。
3.4.2结合同伴评价与自我反思
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通常只有班主任具备评价权限,这种现象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偏颇及个人主观色彩相对浓厚。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班主任可以通过融入同伴评价及自我反思,将评价转变为一个互动、互促的过程。同伴评价能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各自的角度评价对方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这不仅能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与完整性,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另外,自我评价的作用还在于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长规律,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这种评价方法,班主任能够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给予其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综上所述,在学生核心素养导向下优化班主任工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创设班级文化、设计多元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及促进家校合作,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及责任意识。所以,班主任要将核心素养概念融入日常工作,开拓更多创新的工作途径和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曾春燕.“互联网+”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新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4,26(2):185-187.
[2]李秀萍.核心素养视域下班主任工作负担的生成与解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9):34-38.
[3] 阚银环,周梦璇.基于班主任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3(7):133-136.
[4]王紫薇,宋晓晴.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电商专业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国际公关,2021(5):128-129.
[5]陈萍,张斌.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与框架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1(2):102-104.
摘自:《启迪与智慧》202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