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浅谈班主任中途接班的若干策略
养成“三感”,缓解班主任工作压力
“三步走”帮助学生走出考试失利阴影
赋能自我,勇往直前一引导学生用 REBT化解消极顾虑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班主任工作路径研究
班级“共享角”
浅析德育管理中如何善待问题生
强化自主意识 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浅析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点滴思考
如何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管理的新思考
浅谈中学班主任管理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宽容策略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和艺术
批评巧无痕,润物细无声
理智 情感 纪律
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
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家长的力量
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构建和谐班集体
 
 
 

“五育融合”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实践探索
2025-04-16  作者(来源):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刘耀文

    【摘 要]“五育融合”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研究出的全新成果,有独特的时代需要和时代特色。本文旨在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并在班级科学管理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促进新时代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赋能新时代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五育融合”立德树人 班级管理 挖掘潜力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五育融合”被再次强调,国家把学生劳动教育和其他能力培养提到了重要位置。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立足于“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一个全新系统化的教育体系。班主任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立足于五育的内涵,从教育方针、目的、体制几方面  构建针对性的育人模式,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五育融合”实施路径探索(一)科学管理,打造规范班级

    1.实行轮值制度

    班干部实行轮值制度,通过学生选举产生。对于轮值期间班级氛围好的班干部,延长轮值期限,并在每周班会上给予奖励。这样一来,班级学生对轮值工作更加重视,也更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轮值工作中来,逐渐形成了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2.组建互助小组

     互助小组由学生组成,互助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包含生活中遇到的烦恼。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之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

    3.打分具体量化

    基于学生上课以及平时表现的不足,我在班级里制订了量化打分制度。为了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我把量化制度以加减分的形式贯穿到了制度执行过程中,如上课迟到扣0.5分,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加1分。在各个轮值班长的带领下,每天都会总结今日积分情况,每周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在量化打分制度下,学生们更加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而且更加注重班级规范的遵守,我们班级也真正做到了规范管理、民主管理。

    (二)多元途径,打造温馨班级

    1.“心语箱”寻需求

    初中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往往会在这个阶段陷入一些困境。我组织学生们在每周放学前,往班级准备的“心语箱”中匿名投入纸条,然后我会课下的时间去认真查看学生们反映的问题。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倾诉内心深处苦恼的平台,也为我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便利。

    2.“聊天室”解困惑

    初中的学生内心非常敏感,单独把学生邀请到办公室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立了微信群“聊天室”。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我会根据“心语箱”反应的情况,私下找这些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排除苦恼。这样一来,学生的苦恼得到了排遣,也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三)灵活育人,打造文化班级

    1.巧设“三巡”督质量

    在上课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开小差现象,我决定在学生上课过程中开展“三巡”活动。第一巡为上课之处,去班级后门查看学生上课情况,主要观察学生上课的准备情况和进入上课状态的速度。第二巡为上课中期,主要观察学生上课的认真状态,查看在上课过程中有无走神、开小差等现象。第三巡为上课后期,也就是即将下课的阶段,主要查看学生的心是否浮躁、最后的上课情况如何。通过一个月的观察,帮助班级学生养成了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2.妙用机制共成长

    我在班级里开展文化课程学习状态调查活动,将学生们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课后反馈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课后反馈制度是一个双向的分析评价制度。在上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班级规定对上课教师进行评价,提出目前上课过程中教师存在的问题,表达目前自身知识点学习存在的问题。同样,教师在课后也可以通过这个制度表达对学生上课情况的态度。这样的分析评价制度变单一评价为双向评价,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

    (四)花样活动,打造魅力班级

    1.文化激发创造

    初中生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活跃性,学生必须有积极踊跃参与各种组织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在班级里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是提高和改善学生活动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在文化建设中,我班决定开展主题墙建设和艺术活动两项活动。在班级中,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自身特长,设计班级后墙。主题墙建设没有固定周期,学生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经过班级讨论,将学生的创意融入班级墙建设中,形成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文化教育主题墙。

    2.书香涵养品德

    我在班级里开展“组间图书漂流”“一周一书挑战赛”“周五微聊吧”等活动,让书籍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养分。在班级管理中用经典诵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让学生在“诗书礼易乐”中学会“忠孝节义”,塑造学生的人格,改变着学生的精神气质。晨诵读经典,午间练书法,学生与诗文的对话间将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心灵深处,内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经典伴随学生一路成长,让学生在经典中浸润德行。

    3.德育砥砺人心

    我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各种活动渗透红色理念,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如“知党史 感党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和“我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国庆主题活动等。

    (五)努力观察,发现闪光点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寻找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是必修课。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学生的优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六)家校协同,打造联通班级

    家校协同非常重要。我利用微信群增强与家长的联系。在群里,我经常分享班级消息,如班级取得的荣誉,表扬学生的优秀事迹等。每当一些家长为班级做事时,我也会在群里表达感谢与肯定。

    二、班级实践成果

    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改观。 了有效的调整,上课的效率也随之提高,考试成绩数 自从实施了“三巡”制度,学生的上课状态得到本次育人方略侧重学生的责任培养,通过设置互 助小组学生之间能够相互解决基本的问题,增强了

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由于制订了规范的班级管理规定,学生上课迟到 现象消失,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对于学校的活动参与更加踊跃。

    三、活动反思

    首先,实践活动应有理有据。班主任作为一个专业岗位,在育人过程中应该遵循科学的精神引领、先进的价值引导、专业的理论指导,将班主任工作形成体系化、制度化,有理有据。

    其次,经验总结应有质有量。随着班主任育人经验的增加,育人手段多样,育人内容丰富,班主任应该不拘泥于理论指导,而应将理论贯彻执行到育人实践,以此归纳总结班主任育人经验,实现育人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最后,思想凝练应有创有新。实践出真知,班主任要将自己培养成专业型人才,就要有符合自身教学特点,实践运用得法的育人方略。班主任的育人思想,应以班主任工作体系为基础,班主任经验体系为依托,以班主任育人理念为中心。

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极推进落实“五育融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五有融合”需要不同教育主体的融合努力和融合实践。尤其是以立德树人为准则,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这是      “五育融合”追求的目标和灵魂所在。“五育融合”不一定要追求面面俱到,但是无论如何融合,都不能少了德育内容。要把德育渗透在每一个教学内容和环节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提升教学能力、完善班级建设、改善教育方式等,才能不断有效落实“五育融合”理念。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对“五有”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1(6).

                 摘自:《现代教学》2024/1-2第550-551期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