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用“心”浇灌政治课堂之花
给学生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间
不焦虑的智慧
有多少“差生”还能重来
智慧真爱架心桥——浅谈“三段式沟通”在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秩序的调控
换个角度看问题
学生心理档案的构建及管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沟通
手牵手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浅谈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美术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效性的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互动实探———建构主义视角下对12例心理健康课的观察与反思
善用心理效应营造积极氛围
用赏识和尊重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浅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换个角度看问题———情绪的自我调节
对心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
将赏识教育进行到底
 
 
 

论青少年常见人际困扰
2014-09-22  作者(来源):刘亚慧 吴锡改

〔关键词〕人际困扰; 青少年;矫正对策

一、青少年人际困扰及其成因

人际困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关系不和谐、交往不协调,伴有焦虑、孤独、自卑、抑郁、苦闷等消极情绪的体验过程。人际困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 我国心理卫生学家丁瓒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变, 主要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因此,分析和探讨青少年人际困扰的原因及战胜策略, 对有的放矢地指导青少年克服人际困扰问题有重要意义。

引发青少年人际困扰的原因主要有认知因素、情绪因素、人格因素、交往技能因素等。青少年极易呈现出认知的矛盾性和片面性,这使他们较易出现人际困扰; 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呈现两极性、不稳定性,容易起伏, 这使得其在面对交往对象时,经常会表现得忽冷忽热,以致出现各种交往困扰;青少年的人格正处于定型阶段,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尚未完全形成, 其外部行为受到内部行为反应倾向的制约, 那些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人格类型就可能引发人际困扰问题; 青少年初步涉足社会的人际交往,尚未习得系统的人际交往技能, 且人际交往经验贫乏,极容易产生人际阻抗,人际困扰也随之而来。

二、青少年人际困扰的常见类型

1. 亲子关系的困扰

亲子关系是人们建立的第一种人际关系,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亲子关系的状况也决定着个体形成何种依恋类型, 对于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试图逐步挣脱亲子关系的束缚,对父母的要求经常表现出逆反的取向, 若这种类似敌对和反抗的情绪处理不好, 很容易引起矛盾和冲突, 造成亲子关系的困扰。研究表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与青少年人际困扰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而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亲子关系困扰造成的, 可见亲子关系的困扰是青少年人际困扰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师生关系的困扰

学校为青少年提供了重要的成长环境,师生关系是这一环境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在传统教育理念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典型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学校和班级的主宰者和管理者, 这种教育观念使得师生之间易出现鸿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Birch 等人的研究指出, 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使青少年产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 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人际退缩, 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并且出现攻击性行为,从而影响其人际关系和学业成就。

3. 同学关系的困扰

同学关系是青少年在学校环境中的重要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他们主要通过相互认同,形成对事物一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对青少年兴趣爱好的养成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青少年非常重视友谊和同学关系,但是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技巧,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易遭遇各种挫折,并为此感到烦恼和痛苦,出现同学关系的困扰。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的同学关系与其心理健康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同学关系的困扰是导致青少年产生焦虑情绪和孤独心理的重要原因。

4. 舍友关系的困扰

宿舍是学校生活环境中最小的群体单位,是青少年之间交往互动最多的地方。相比同学关系,舍友关系更为亲密,舍友之间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宿舍文化环境。舍友之间思想的交流、深层次价值观的碰撞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青少年会面对与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等完全不同的舍友,看彼此不顺眼也是常有的事,这很容易造成宿舍人际紧张。近年来,各个学校因舍友关系不和谐而产生的恶性事件频发,舍友关系困扰值得人们密切关注和研究。

5. 恋友关系的困扰

恋友关系是指正在恋爱中的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青少年恋爱一直是教育者们关注的问题,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成熟, 恋爱是难以避免的。一些家长和老师通常会采取坚决反对的态度,这不仅会加重青少年的心理负担,引起负罪感,也会激发亲子和师生关系的矛盾;恋爱中的青少年经常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 导致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淡化;青少年往往不能正确处理恋爱过程中出现的意见和分歧,盲目扩大矛盾,也会引发困扰;随着性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 有的青少年会过早出现性行为, 但又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引发恋友关系的困扰。

三、引导青少年战胜人际困扰的主要策略

1. 营造家庭和睦氛围,奠定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基础

和睦的家庭氛围,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奠定青少年步入社会、具备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家庭环境对青少年人际交往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会从父母那儿习得最初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父母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这样才有利于青少年从中学习,为形成自己独特的人际交往方式打下良好的基础;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进行独立的人际交往活动,为其提供与社会各类人群进行广泛接触的机会和条件,而不是一味地担心孩子受到伤害,避免与外人交流;父母还应处理好邻里关系,为孩子树立和谐交往的良好榜样。

2.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提供友好的人际交往平台

和谐的校园文化, 不仅能够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友好的人际交往平台,而且可以不断地锤炼和提高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技能。良好的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 丰富的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学校要根据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需要,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地加强校风、学风、班风以及人文风情、学术沙龙的建设, 鼓励和指导青少年广泛开展和投身校园人际交往活动, 长此以往,即使青少年有了人际困扰,也会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以缓解和消除。

3. 加强人际交往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人际交往观不完善是青少年人际困扰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观念教育至关重要。正确的人际交往观要求青少年认清自我、正确看待自我。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等宣传途径,促使青少年加强自我认识,引导他们正确地剖析自我, 对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作出合理评价, 提升交往效能感;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使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全面看待他人, 尽量避免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心理定势、投射效应等心理偏差,和谐处理人际关系;学校还应多开展以协作为主导的学习或竞赛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协作、竞争与分享中体验真诚、感悟情谊,逐步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4. 开拓人际交往渠道,促进青少年广泛交往

交往渠道贫乏、不畅通,缺少广泛交往的机会,也是造成青少年人际困扰的成因之一。学校和家长都要重视为青少年广开交往渠道, 为其提供广泛交往的机会。学校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让青少年有充足的交往机会,促使他们在各种人际交往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 还应努力创设条件, 鼓励青少年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社会交往技能。

家长应在考虑青少年意愿的基础上,多带着他们参加家庭和朋友聚会, 这不仅能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起到示范的作用, 而且可以开拓他们的交往视野;家长不应该把关注的重点只放在学习上, 更应该引导青少年走出去,多结交朋友,这不仅有助于推动青少年志趣、爱好、人格方面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他们学业的提升与进步。

5. 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解决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疑难与困惑

心理咨询与辅导对解决青少年人际困扰、缓解人际交往压力有很好的作用。学校要完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安排专人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少年面临的人际困扰, 制定相应的咨询方案和有针对性的疏导策略;要有计划地组织针对人际困扰的团体辅导活动, 发挥群体和朋辈的力量, 让同伴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在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时,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和指导那些在身体、个性、情绪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青少年尽早摆脱人际困扰, 步入人际和谐和健康成长的轨道。

注: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 年度重点立项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 鄂教办【200822 号, 项目编号2008B103)。

通讯作者:吴锡改,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与管理心理研究。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荆州,434023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 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