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善用心理效应营造积极氛围
用赏识和尊重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浅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换个角度看问题———情绪的自我调节
对心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
将赏识教育进行到底
教育需要生命的温度
细节教育让我和学生共成长
在教育实践中巧妙运用心理暗示
教师心境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疏导案例
课堂应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美国心理学家倡导的“积极教育”
对一例初中生焦虑性学习低效的心理干预
立体式活动促进班级学生自尊自信品质发展的探索
巧用心理杠杆 提高记忆效率
青春期教育对提高初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探究
五种逆反心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互动实探———建构主义视角下对12例心理健康课的观察与反思
2013-06-05  作者(来源):詹丽峰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中建构有效心健康教育课的关体现建构主义视下探索心健康教育课堂互动实强化课程学生的与关个体从学生生活等方实践

关键词建构主义互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要解决的是来源于学生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情感困惑社会适应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它需要触动心灵融入真实生活面向复杂社会与其他的传统课目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具建构性它不提供现成的结论提倡让学生领会体悟自主建构自己的心理世界因此课堂互动尤为关键这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本文拟在建构主义理论观照下12堂心理健康教育课1为例探索课堂互动对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课堂互动

互动与建构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互动是建构的重要特征任何建构都包含着某种类型的互动尽管建构主义范式众多但每一种范式都十分重视知识是如何在动态互动中形成的。〔2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菲尔德将互动解释为两种类型一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二是个体与自身的互动。〔3建构主义鼻祖皮亚杰更关注个体与自身的互动皮亚杰运用了同化顺应平衡等一系列概念建构了他的图式理论” (scheme theory): 〔4个体接触新的课题或认识对象时首先是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它如果同化成功图式则丰富化了这个过程是经验的学习过程反之如果原有图式不能同化当前对象个体就要形成新的图式使之能同化当前对象这个过程称为顺应是形成新的学习机制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传递有助于其健康成长的理念态度与方法这种影响只有在经历了环境与学生个体的互动之后才能产生上述的个体与自身的互动最终实现顺应实现真正的学习从另一个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课之所以注重引发内心体验作为心理建构的桥梁关键在于它能激发心理的内化机制学生自身的体验性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外在的物质力量内化为学生心理品质的基础这种内化机制也就是个体与自身的互动学生就是在个体与环境互动体验个体与自身的互动的流程中生成与建构最终达到顺应获得心灵的成长与发展

良好的课堂互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价值

通过对12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观摩笔者深切体验到良好互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价值只有使学生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才是有价值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情境中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甚至气氛与学生的互动是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始通俗言之没有触动就没有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初二级的我的情绪我做主一课各个环节的设置没有什么新巧的花样但教师凭借真诚的态度温和的课堂语言灵活的课堂调度引发了较成功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舒展的课堂带给学生的是润物细无声的美好与愉悦另一方面好的互动不仅能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也有利于教师渐入课堂佳境例如高二级的学会赞美老师表扬了刚发言的英语课代表继而有感而发真诚地赞赏了这个她刚认识的班级教师对授课主题的身体力行获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老师得到了学生的回馈之后的发挥更加从容自如在另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自信·成功课上即时关注和带动了生病小女孩的教师在那个产生有效互动的环节见下文之后明显地发挥得更舒展自信如鱼得水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互动实探

尽管互动的重要性已显而易见但如何才能达到好的互动有价值的互动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广阔领域由于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氛围的营造等等教师均起到主导作用下文主要从教师如何作为的角度探讨课堂互动

强化课程流动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相对稳定性的一面但本质上是流动的在活动进行的不同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生成新的更贴切的目标调整原有的目标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用心去体会去感悟从而促进心理的反思和建构在此过程中课程内容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课程的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地互动课程目标也得到越来越明确的诠释教师和学生通过活动进行情感交流使彼此思维不断地发生碰撞这也是课程目标在活动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实际的课堂中常出现的情况是当师生互动顺利正在生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时教师本应好好利用这样的课堂资源却生硬地将课堂转向原先的预设三年级的我是快乐的小学生》, 教师将同学们贴在烦恼树其中一张烦恼树叶” ———“爸爸不开心就会发脾气摘下来让学生们出主意时, “逗爸爸开心”、“做爸爸喜欢的事” ……教室里响起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支招流露出对成人的关心这在惯于受宠的孩子们中难得一见教师若敏锐地抓住这一温情时刻加以延续让更多孩子受到感染并引导孩子关心父母则是一处信手拈来的感恩教育的机会遗憾的是教师为了赶下一个预设的重要环节———“考试不好不开心怎么办的议题草率地错过了这一宝贵的课堂资源其实让孩子获得自己能帮助大人的价值感这与我是快乐的小学生的主题不仅不矛盾相反还是一种拓展像这样轻易放过本是妙手偶得的教育机会的情况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教师的课程流动观并未真正树立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当其进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时也并不喜欢听命于某种固定的程序而是期待着某种发现和感悟尽情表达心灵深处的情感课程运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面临众多未知的偶然的因素也许教师会有这样的担心当我们顺着课堂的自然流向会不会让课堂失控其实不然我们所提倡的流动并不意味着任意流动教师们也不是无为而治课堂的流动并不是水一样肆意流动我们可以隐喻为水上的舟它必须顺着水流的方向但掌舵人始终是教师其实如果教师最大限度地关注孩子的世界并具备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清楚应该给予并能够给予孩子什么那么收放自如地把握这只顺水而流的舟是可以实现的

因此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教师提供建构的情境教师与学生借助活动进行协作互动学生在互动中自主建构课程在自我的逐步生成过程中流动自我的每一步新生都伴随着课程的不断更新和延展

照应学生的即时性需要

需要是情绪的根源亦是动机的基础学生情绪与动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互动的关键点也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备课时是可以尽可能地考虑课程的内容形式与学生年龄特点的适切性以期能触及学生潜在需要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但课堂上总会有些状况出现教师是否能敏锐地识别和怎样应对都对互动是否真正实现影响至深

小学四年级的自信·成功课堂上最后一组一个始终苦着脸耷拉着头的女孩与整班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形成明显的反差是身体的不适还是心理的抗拒老师和同学的身体语言厌烦的表情传递着不合作的潜台词优点大轰炸环节要求学生俩俩对坐目光对视大声说自己的优点并赞美对方的优点这个小女孩依旧漠然对待在同组的小男孩不知所措时教师微笑地向小女孩走来虽然是展示课老师也是第一次与孩子接触但她马上像母亲一样熟络地轻搂着女孩说: “是身体不舒服吗没关系我们的游戏很轻松……说说你会做什么好吗?” 女孩迟疑了一会小声说: “我会洗碗……”, 教师旋即愉快而地回应: “你真能干你大声说我会洗碗我真的很不错!” 靠在老师身上的女孩像有了靠山似的果真朗朗地说了出来接下来她像浇了水的小树苗一样很神奇地舒展开来投入了课堂可以说是教师的关注如阳光雨露般浇灌了她那一刻的渴望这位老师能在孤独低落回避的小女孩心田里种下一粒关爱的种子这与建立自信的主题是何其吻合又何其妙手偶得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与课堂情境的互动是难以预测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灵活取舍根据学生的即时性需要来开展课程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即时性的关怀这就是心意的启动关注即时性需要能更好地促进体验是情境陶冶熏染与内心反思感悟的有机融合是基于经验与直觉的内在提升而不仅仅是得到基于认知的外在结论体验不是获取答案的手段体验过程就蕴含着答案

关照集体与关注个体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团体课既为了集体面向集体也来自于集体所以首先要利用集体资源六年级掌握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 小组活动环节除了向小组同学夸自己之外还有一个我身边的你的小环节让学生接受自己同学的夸奖这就利用了课堂上现有的集体资源帮助学生建立个人的自信但是当教师关注的焦点过于集中在集体这个层面时可能会出现某些微妙的局面集体难以被调动原因是集体始终是由个体组成个体的内心没有真正触动集体的力量很难产生如同燎原大火总是从微弱的星星之火开始的而这星星火种很多时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点燃初一级做情绪的主人的任课教师的风格是温和沉静几乎每一个问题都耐心询问尽可能多的学生然而正是这种过于关照集体的意识使他对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均一视同仁不做进一步的回应即便学生回答中有许多灵动之处也马上转向其他同学:“还有其他的回答吗?” 致使整堂课充满了频繁的师生对话却没有动人之处”。教师的意图是旨在让更多学生参与让互动在学生中产生但教师忽视了这不是小组成员间的自由交流学生是在与教师交谈教师若不做深度分享始终是找不到那可以照亮集体的火种的所以更要善用集体资源

关注个体还表现在在以集体的价值为主题的课堂上也要避免为了强调集体的价值而伤害个体高一级的体验团队魅力共建学习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融入新组建的班级这样的课偏重团队的价值是无可厚非的但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把握好分寸为了强调集体的价值而忽视个体甚至有可能伤害个体为了营造众人轻动一指就可以将人抬起的手指的力量这个活动的神奇效果在此之前教师叫一位学生上来做各种徒劳的尝试做铺垫在集体游戏成功后教师本应安抚这个勇于吃螃蟹的学生

但他却将调子定为你以为你一个人就能将人抬起吗你太相信你个人的力量了” ……, 这样的话语即使团队精神被强调也以学生的难堪为代价其实为了配合老师的某个教学环节勇于上台献丑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团队精神吗

从学生生活世界出发

皮亚杰认为仅仅设想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依据规则和自然法则运行的世界是远远不够的, 〔5问题不在于世界可能是怎样的而在于人们所了解的世界是怎样的人们又是如何认识它的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世界是怎样的学生又是如何认识它的这点尤为关键

建构主义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所关注的是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实际心理状况而我们以往的课堂所反映的更多是科学世界”。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范畴科学世界要求人们用理智来探求世界的内在本质并以认知限定了人的活动方式鄙夷人的直觉轻视人的情感忽视人的体验将人的生命活动机械化刻板化科学世界排斥的恰恰是生活世界所要求的人的活动方式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从科学至上科学主宰一切的观念中觉醒和解放出来真正发现和体现回归生活世界对人类生活的完整意义功能和价值因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被遗忘的意义基础”。〔6所以, “回归生活世界”, 是现代教育的走向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日渐凸显可视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一个侧面

正是由于在许多教师的观念里认为课堂是科学世界的反映而不是生活世界的体现我们常常在课堂上回避排斥那些我们认为不科学不登大雅之堂的生活体验小学三年级的我是快乐的小学生》, 其中一个环节是如何处理自己的烦恼学生列举的几乎都是学习压力的例子排解烦恼的方法也很标准”, 在沉闷的课堂气氛下一学生以欢快的语气说画各种的形象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这样的回答不仅不标准还有些不雅但从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嘴里说出来不乏天真也为课堂带了一些真实趣味教师显然对这个回答是不满意的学生也只能讪讪坐下如果教师能对小孩子的世界报以理解再顺势引导之所以让你觉得开心是因为你画的东西有趣画的方法有趣以后你喜欢画的有趣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最好是自己觉得有趣也能让别人觉得有趣……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其他同学说说他们喜欢画什么有趣的东西孩子们就会觉得在谈论与他们有关的事情而不是仅仅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

选择那些学生具有生活感受和体验的典型材料不随意抵触来自学生生活的材料才能让学生觉得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才愿意真诚与教师互动继而心甘情愿地接受陶冶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全面建构并提升心理品质因此相比较于文本的知识性学术性和结构性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应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情境的渲染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的重要性也强调教师也可能通过课堂获得新的经验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创造新的教学经验的过程会鼓励师生的进一步互动学生会更愿意与教师分享更能形成互惠双方的互动因此师生互动的过程不是教师在简单传递绝对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既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7当然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并不意味着降低科学的层次生活化并不排斥科学化因为生活化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并非随意的所谓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也并非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一模一样那样也会失去课程的意义课程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是有选择性的换而言之与其说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不如说寻求更高境界的生活要从学生生活世界出发

注释

1122012健康教育活动展示教学的代自信)、)、社会交往高中)。

2〕〔3·P·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 华东学出20022.4莫雷. 习心理研究M. 广州广东民出200512.

5. 识论M. 宪钿.商务1981.

6. 叙事心理学·生活的中J.教育学2006 3.

7晓红. 建构主义视健康教育课程J. 课程··2009 11.

詹丽峰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金园校区思政部副教授广东汕头515041 责任编辑林再峰

                                                摘自:《教育导刊,2013年0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