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记忆;心理效应;学习效率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重现的心理过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记忆的应用。”俄国教育家谢切诺夫也曾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新课程明确反对“机械记忆”,但有意义的识记还是必须的,因为记忆是人全部心理活动得以延续的基础,是学习一切知识的首要条件。因此,要提高一个人的学习效率,首先就要学会科学的记忆。笔者认为,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组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是提升学生记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本文拟结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心理效应来提高学生课堂记忆的效率。
一、运用“7±2”效应,促成记忆扩容
19世纪,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而顿(William Hamilton)做过一个实验,当将一把弹子撒在地板上时,他发现人们很难一下看到超过7个弹子。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George A.Miller)明确提出短期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亦称为“7±2”法则。
根据“7±2”法则,课堂教学应当适当控制学习任务的数量。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少则得,多则惑。涉及的知识点最好不要超过7个,而且不能平均“用力”,要有主次之分别,课堂教学如果盲目追求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授课方式,容易造成信息“超载”,认知负荷过大,学生招架不住,结果教师在一堂课讲了许多内容,而学生真正消化的却极其有限。比如试卷讲评,部分教师不分轻重缓急,按题号讲解,漫无目的地对学生狂轰乱炸,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则听得“枯燥乏味”,重要的东西却常常容易“滑过”,讲评效果自然不好。
另外,“7±2”法则还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所谓的7,并不仅仅简单指7个信息,而是指7个信息组块,一个名词可以是一个组块,一组名词也可以是一个组块。比如“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这12个字,对于完全不懂化学的小学生来说这是12个组块,对于初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可能是3个组块(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而对于化学教师来说这12个字就是一个组块。这就启示我们,教师教学时除了对学习内容的数量做必要的限定外,更重要的是能灵活地利用各种方法来划分记忆的组块,减轻学生记忆的压力,省出更多的空间和精力来思考其他问题。笔者认为,扩大学生记忆组块的办法,一是加强知识储备,反复应用知识,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使学生尽快从“新手”成长为“专家”;二是进行知识点归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例如,气体的压强原理在实验设计、检查装置气密性方面用途广泛,某一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的变化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温度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引起的,如生石灰和水、酸和活泼金属是放热反应;还有物理变化引起的,主要是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如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溶解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时温度降低),二是气体量的变化(如反应产生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使气体压强增大,如果气体溶于水或与其他物质反应,则压强减小)。这样一归纳,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面,组块特征明显,记忆的东西犹如超市货架上的货物一样分门别类,井然有序,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和提取。
二、关注系列位置效应,合理安排课堂
所谓系列位置效应,又称之为“U形记忆”。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B.B.Murdock)给被试者呈现了一组无关联的词语,然后请被试者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并让他们进行自由记忆,想到哪个词就说出哪个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和最后学习的词语,其回忆率最高,而中间部分的词回忆率最差。据此,心理学家描绘出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并把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规律,可能是因为学习材料开头部分会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开始部分的记忆(即心理学中所谓的倒摄抑制);而结尾部分又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结尾部分的记忆(即心理学中所谓的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同时受到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两部分内容的干扰(即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对中间部分的记忆。
系列位置效应两头强、中间弱的记忆状态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位置不同,即学习的内容处于不同的记忆位置(时段),记忆的效果完全不同,学习的效果自然也有所差异。因此,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首先,教师要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一节课的开头或结尾时讲,最好不要放在中间。比如讲评一份试卷,先作答题情况分析,把题目中涉及到的迁移性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放在开始时集中详细讲授,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课堂中间部分则对错误率较低的题目或常规题型适当作些矫正、点拨、补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订正,课堂结束前10分钟左右对一些新颖的题型讲解延伸或对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总之,最重要的事情肯定要占据最重要的时间,让记忆的黄金时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引起的大脑皮层活动,如果时间过长兴奋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宜过长,要努力减轻抑制的消极影响。如有些教师在专题复习时,习惯于花大半节课来梳理、建构知识网络,然后用很少的时间来进行针对性训练,其实这样的效果远不如分步梳理、分步强化、最后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的效果好。此外,还要注意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同的东西时,由于相似度较大,互相干涉而发生了遗忘的结果。例如一段时间练习选择题,一段时间默写一下方程式,一段时间讲解推断题……通过这种大跨度的复习可以减少材料相似所带来的抑制,让大脑的神经交替兴奋,增强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如果一定要放在一起学习时,最起码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这样可能会产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于已熟记的材料之中。
再次,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记忆效率就会下降。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注意力最长坚持的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有些教师授课时,整节课滔滔不绝地讲细、讲透,学生被动地接受,“开小差”的明显增多。笔者认为课堂当然要“讲”,但要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留下足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支配,可以让他们对话交流、实践操作、自主思考。学习方式的不断变换,在客观上缩短了每次学习的时间,增强了记忆的效果。
最后,要注意变换角度和切入点,克服顺序记忆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效率低的问题。比如化学第一轮复习一般以单元为主顺序进行,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依次有“空气”、“氧气”、“制取氧气”三个课题,复习时可以先从氧气的性质入手,以此为“圆心”,沿着“性质——用途”、“性质——制取”两条主线逐步发散开来,这样不仅局部构建知识体系,而且由于中间部分的前移,提高了对这部分重要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克服超限效应,把握记忆的度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心理学把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人们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教学“超限”的表现形式很多,如课堂拖课、作业超量、习题偏难等,记忆方面则主要表现在 “量”、“时机”、“频率”等方面。
关于“时机”的把握。比如,化学元素符号,有些教师一开始就强行要求机械记忆,学生完全是死记硬背,这不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也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容易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畏惧感。元素符号自然重要,也必须记忆。应该依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状况,在初期学习宏观物质时,给出相应的化学式,就像给汉字注音,但不强求死记,在无意识记忆的基础上积累了一段时间后,学生有了兴趣,此时再要求强化记忆,可以减轻识记的负担,效果也较好。
关于记忆的“量”。我们都知道,汽车都有核定的载重量,超过这一限度不仅不安全,而且会大大缩短使用的年限。学生记忆也大抵如此,是有一定负荷的。初中化学知识零碎、繁杂,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很多,这对“后进生”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我们不能一下子让他们记忆很多,也不要期望他们在短期内能记牢许多。首先要明确,知识是在反复记忆、反复运用中得到不断强化的,有一个适应和熟练的过程;其次,牢固树立“在理解基础上记忆”的思想,决不能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这是新课程极力反对的;再次,要教给适合初中学生记忆的方法,如组块记忆、谐音记忆、形象记忆等,这些都可以压缩记忆的“量”,缓解记忆的压力。
关于记忆的“频率”。遗忘规律告诉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在再复习几次。不过频率过高,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一是不能依靠机械地重复和简单的记忆,每次重复最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二是要在学习的材料发生了显著的遗忘后再进行复习,学生因发现了遗忘的内容,能激起复习的动机,不再把复习看成是多余的事,会在复习中加强了努力和注意。
影响记忆效果的心理效应还有很多,如大家熟悉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等,在此难以一一赘述。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集其毕生的教育研究和实践,精辟地指出:“教育要心理学化。”这就告诫我们,化学教学只有遵循心理效应,从“心”开始,以生为本,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主动,教师才能真正实现“为发展而教”。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5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