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使命
培养情绪智力,让学生在良好情绪中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使命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精读:从文字走向生命——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阅读教学
几中情绪问题的疏导法
上好心理课的“六不惟”
中学地理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反弹琵琶又一春——逆向心理调节法的运用
交往教学及其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与渗透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赞美与鼓励的魔力----浅淡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与渗透
交往教学及其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走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
差生的心理转化必须靠老师的正确引导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八大渗透”
2010-11-23  作者(来源):[暂无]

1  在德育管理中渗透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很好的抓手,但心理健康教育又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是德育工作所不能替代的。多年来,我校始终注重在德育管理中渗透心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省首批四星级学校,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从1997年起,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具体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校长以 “身心健康促进学校发展”的办学思想,带领全校老师实施素质教育,从为民族未来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性和迫切性。二是开展主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心态,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学校环境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它是高品位、整体化、综合性的教育过程,贯穿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各项活动之中。我们利用常规的班级管理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一年一度的“两周四节”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2.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心理健康教育要向纵深发展,心育课程化是关键。一是构建有效课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的心理感受是多方面的,稳定的心理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我校通过构建渗透心育的有效课堂,将心理辅导全面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我们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蕴涵的心理教育资源和有利因素,要求每位学科教师都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并以自身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成长和人格完善的主要阵地。二是开设心育课程。多年来,我校除正常开设《思想品德》和《健康教育》课外,结合校情和学情,从2000年开始,坚持在高一等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由我校专职心理教育教师执教的心理健康校本课,以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如正反辩论、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等表现出来,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3.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心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还必须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加以渗透。一是办好“两周四节”。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形成了以信息技术教育为龙头,英语、艺体、科技特色并举的教育新格局,进入“十一五”以来,学校精心开展“两周四节”活动,即每年4月办体育节、5月举办科技节、8月举办国防教育活动周、9月举办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周、11月举办艺术节、12月举办英语节,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内涵,拓展了办学特色,促进了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2007年科技节期间,邀请了张厚英、徐邦年等12位中科院院士来校作主题教育报告,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学校艺术团师生创作的舞蹈《我和你》和《群芳吐艳》节目被邀请参加北京2009年“和谐春晚•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学校还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跑操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国家教育部、团中央等相关部门领导,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我校的阳光体育冬季跑活动进行了考察采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二是开展社团活动。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组织学生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社团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完善其人格素养。我校的“摆渡人”学生心理协会现有会长1名,副会长2名,会员48名,下设秘书部、宣传部、编辑部、活动部。心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主要活动形式有:心理知识普及讲座、心理专题影片放映、举行小规模沙龙、演出心理课本剧、团体心理辅导等,通过小报。网络、橱窗、校园广播电视等方面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心理社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4.在教育科研中渗透心育。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指导,必须注重在实践中的思考与总结。几年来,我校心育成果显著,主要得益于教育科研。一是深化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子课题《淮安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圆满结题,课题中期评估报告获江苏省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市级课题《情感教育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作用》业已结题。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我校教师还针对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不断探索和思考,积极撰写研究论文。《“赏识”固不可少,“惩罚”亦不可缺》、《教师心理与师德教育》等60多篇心育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其中有10多篇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另有30多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项。二是开发校本课程。几年来,学校自主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训练导育》、《网络心理辅导对话录》等 10多门心育校本课程。校长亲自主编了《心育》(东南大学出版社),黄海亚、庄卫军等多位教师先后参编过《心理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思想品德.七年级》(江苏教育出版社)等书籍。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在我校心育工作中同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在个别辅导中渗透心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目标,就是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自我发展。其消极目标,主要是预防和治疗个别学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针对消极目标,我校注重在面向校内外的个别辅导中渗透心育。一是面向校内辅导。我校早在1997年就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心灵氧吧)和心理活动室,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温馨的个别面谈场所,辅导时间由双方约定。心理咨询室成立至今,利用网络、书信、电话等形式,接待学生和家长数千人次,其中有辅导记录的近300份。我校专职教师在帮助来访者度过心理难关的同时,还及时识别个别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迄今为止,共准确评估诊断了2例抑郁症、l例强迫症、1例分裂样人格障碍学生,及时转介专科医院,得到了有效治疗。每年的开学初,中高考前夕,我校都会安排专家讲座,对环境适应、考前心态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辅导。二是面向校外辅导。随着我校心育工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许多学校慕名前来学习参观,交流心育经验。我校心理教师曾多次应邀到市内外十余所学校开设讲座,既开展团体性的学生辅导,也指导其他学科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工作。我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多次为省心理健康教育年会开设示范课,在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中,我校专职教师均作专业交流和示范。几年来,我校心理教师共回复了数百封来自山东、安徽、江西等外省学生的求助信件,利用业余时间,他们还整理了近几年开展的网络心理咨询记录,编著了校本教研读本《网络心理辅导对话录》。学校成立的课改中心,专门设置了学生档案室,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记录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健康、和谐地与新课程同成长。

6.在队伍建设中渗透心育。建设一支身心健康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一是注重专家引领。学校多次邀请省内外知名心理学教授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育管理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心理教育学会活动和各种心理专题培训,如省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年会、省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省道德教育高级研修班、省心理科学课题培训等,参训率达100%。学校先后从陕西师大、南京师大、扬州大学等校引进心理专业教师5人(其中 1人是研究生),另有10多名兼职教师。黄海亚老师是我校2000年从陕西师范大学引进的心理教育专业本科生,他是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心理学会会员,《中学生心理》杂志特约心理辅导老师,曾主持“心海扬帆”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论坛“学海导航”、“课堂心育”版,10多年来,在《中国教师报》、《大众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6篇。二是开展校本培训。我校注重加强对心育工作的校本培训。利用每周二下午的教职工大会多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报告,开展面向全校教职工的专题学习研讨活动;利用班主任例会,交流和探讨心育的经验和方法,把心理学理论和技巧运用到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使之更科学化、人性化;利用教研活动、学术沙龙活动等途径开展心理教育教学探讨。

7.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育。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是搞好心育的重要途径。一是坚持家校联动。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氛围。通过家长学校渠道,与家长探讨心理教育的方法,每学期开设家长学校心理教育讲座至少2次,讲授心育的作用和技巧,相关主题有“帮助孩子迈好第一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考前的心理调节”等。二是开展互动活动。即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心育活动。2007 年学校成功举办“成长心连心”大型家校互动活动,反响尤其强烈,情景十分感人,不少家长现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省电视台、淮安日报都曾进行报道。我校还积极参与市关工委、市教育局主持下的《家长》教材编写工作。《家长》杂志成了全市家长不可多得的家教辅导材料。近两年全体班主任还充分利用“校信通”网络平台,及时通报学生思想动态,探讨教育方式等,与家长加强沟通,密切联系,效果十分显著。

8.在学校文化中渗透心育。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具有长远性、隐蔽性的特点。它需要育人者的爱心、耐心、细心,需要各方面的理解、关心、支持,尤其需要在学校文化中的渗透,使之走向高效化。一是营造心育氛围。“大心育”概念的树立与渗透还需要一个适合其生长的大环境。我校坚持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物质文化中渗透心育。以人为本,弘扬立体丰盈的精神文化;创新管理,建设个性独特的制度文化;注重质量,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加大投入,打造富有品位的物质文化。力求使每位身在清中的学子如沐春风,达到身心愉悦、健康成长的目的,努力营造人文关怀、身心愉悦、校园和谐的心育氛围。一流的软硬件环境,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二是做好心育宣传。多年来,我校加强心育阵地建设,利用橱窗画廊、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清中校报等渠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定期出版的心理刊物《摆渡人心理小报》,橱窗阵地每月一期展示的《心灵物语》,校广播电台每周播出的《心灵之声》,《江苏清中报》每月一期刊出的《心理咨询》专栏,均有效地向广大师生和家长推介心理学常识,反映心理教育动态,探讨与交流心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学生感兴趣的心理问题等。我校还先后和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以及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系心理专业的师生进行沟通交流,开展现场咨询和心理保健宣传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八大渗透”,拓展了学校的办学内涵,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发展。2003年、2005年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年会两次在我校举行,学校被表彰为“江苏省心理健康优秀实验学校”、“淮安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还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 “中国百强中学”等5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心育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要面对、解决,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真心投入,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教师和家长真正受益,才能促进个人与学校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原载:《大众心理学》2009年第1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