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中学地理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反弹琵琶又一春——逆向心理调节法的运用
交往教学及其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与渗透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赞美与鼓励的魔力----浅淡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与渗透
交往教学及其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走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
差生的心理转化必须靠老师的正确引导
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
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富有成效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立教立身之本
中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
简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调适措施
对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思考
 
 
 

上好心理课的“六不惟”
2010-09-17  作者(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课;教材;模式
  一天,有位老师沮丧地对我说:“詹老师,我教了11年的书,从未像今天上心理课这样感觉自己是如此失败,回家连觉也睡不着,丈夫见我唉声叹气,也替我发愁……”是啊,上好心理课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
  在此,我提出“六不惟”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不惟教材
  许多老师一开始上心理课,就被课本箍住了,限制死了。捧着一本教材,使劲地抠、使劲地背,结果课没人听,课堂死气沉沉,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是因为惟教材而教材。教材课本只是一个参考,要上好心理课,必须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年龄特征,还要结合国家形势发展、社会现实状况和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灵活多样,不能照本宣科。教材只给你提供了一个市场,选择萝卜或青菜,要根据自己所需,不能一股脑儿照端。
二、不惟上课
  我们每位老师都上过各种科目的课,有现成的教学内容、现成的模式、现成的教法和固定的时间。因此,好多老师把心理课上也上成了知识传授课,按导入、知识讲授、教师总结这种固定不变的模式来上。一次,我听一位初中老师上情绪调节的课,这位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什么是情绪,情绪分为几类,作用是什么?”学生很茫然。试问,学生有必要记住这些概念吗?初中学生怎么会对这些概念感兴趣?我想这些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而不是让他们去死记硬背概念。
  我的理解是:心理课既是课又不是课,是课因为它排入了课表,有了时间限制,有了讲台;不是课,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教法和现成的模式,如果你刻意为了卡时间、卡环节置学生的感受而不顾,不去解决实际问题,你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心理老师。抓住教育的契机和学生情感的高潮,灵活创新、顺势适需,这样,心理课才能吸引人,才能激发人。
三、不惟课件
  现在许多老师上心理课,看到别人用多媒体课件自己就一定要用。本来自己对电脑不熟悉,也不管,盲目追求效果。课件是为课堂需要服务的,没必要刻意追求什么,如果每堂课非要课件,好像没它你的课就无色彩了,这样你就会让课件牵着你的鼻子走。记住:是让它为你服务。
四、不惟模式
  有些老师死板地追求上心理课的固定模式,一直在探寻哪种模式好。笔者却以为心理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每个人都是开拓者。我认为重点在于达到你的教学效果,正像写文章一样可以有倒叙、插叙……不同的写法一样可使文章出彩,不是吗?
五、不惟游戏
  上过心理课的老师都知道,活动、体验、分享是心理活动课的重要环节,而活动的设计是整堂课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很多老师常有这样的困惑,手头上就那么几个游戏,再加上条件、场地、空间、设施的限制,可用的就少之又少,怎么办?其实,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都做过许多游戏,从丢手绢到找朋友等等,我们可以说在游戏中长大。可真到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却不知拿什么了。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是因为有些老师惟游戏而游戏,被游戏本身给限定了。我想,我们在运用游戏时可以尝试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让它根据你的需要“跳”出来。
  比如:最常见的“盲人牵引”游戏,有些书上又叫“紧握我的手”、“来帮帮我”……大多数老师都把它用在人际信任、朋友沟通上,而我在前一段内蒙古自治区心理健康教育现场观摩课上,讲了《学会感激》一堂课,就用了“盲人牵引”的游戏活动,开始与会领导、教师大多感到迷茫、困惑,看我的引导后大家觉得自然流畅而且还深受感动。与会者评课的第一句话都是“震撼”、“驾驭能力强”。何以这么一个常见的小小的游戏会带来这么大的震动效应呢?那是我跳出了游戏的表面,让它为我服务的结果!
六、不惟赞扬
   有些心理课堂鼓励和夸奖滥用,一看一听就纯属走形式。我们的课堂虽然强调激励、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一味表扬。表扬过多,会让学生习以为常,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我听过一堂课,老师为鼓励学生,学生一发言,老师一律说“好、好、你真好”、“棒,棒,你真棒”。开始学生还觉得新鲜,时间一长就觉得像白开水一样无味。赞美人、夸奖人应该发自内心,否则会让被夸奖者心里不舒服。过滥的夸奖是无益而有害的。所以,怎样恰倒好处地赞美人、夸奖人,这是一门艺术。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