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赞美与鼓励的魔力----浅淡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与渗透
交往教学及其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走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
差生的心理转化必须靠老师的正确引导
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
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富有成效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立教立身之本
中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
简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调适措施
对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思考
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导入
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中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好
激发学习自主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提高考试分数?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与渗透
2010-05-10  作者(来源):王赛群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已经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放在了重要位置。在基础教育各学科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的一大特点,便是人文性。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从完善学生心理素质的角度加以引导,就能让学生在美的艺术体验中,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开阔视野,逐步完善自我。如教授《火刑》一课时,在教学中除了完成认知、智能的目标外,教师还应该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人手,引导学生感受布鲁诺那种为了追求科学、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而不朽的人格魅力,使其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讲名家名篇时,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讲一些作者刻苦学习的故事,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有效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发展学生健全人格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一是引导学生对教材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品读。例如《我的信念》一文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话: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人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进而达到完善自我。二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开阔眼界,更深刻地认识人生,增长智慧,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让人读后更坚强、诚实、有理想;《爱迪生》等中外名人传记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又一个榜样,能使学生效法伟人,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在广泛的语文天地中有很多经典文章和传诵千古的诗词佳句,这些文学作品以其固有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吸引着无数的学生,他们在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知道了人生的价值,从而陶冶了情操,完善了心灵,健全了人格。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作文的方法使之宣泄不良情绪,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三、利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爱生、尊生才能与学生在心灵上有所沟通,在情感上有所共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
  首先,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由于社会、家庭、遗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间存在着智力水平与个性方面的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始终对学生充满希望和信心,这会使学生信心倍增。学生的进步反过来又会坚定教师对学生的信心,如此反复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其次,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慷慨的表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必须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去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还应拥有广阔的胸襟,对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应给予谅解、宽容,并协助学生改正错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教师的应该时时刻刻给学生以温暖,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学会用自己的爱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爱和对学习的信心。

 

 

摘自:初中语文资源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