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幸福;接纳;赞美;感恩
美国学者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一书中指出,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伟大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也说过:“你的第一责任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作为教师,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既是本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如何使自己更加幸福呢?
有时候,我们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因为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因为自己不豁达;埋怨工作太难做,常常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强;埋怨收入太低了,常常是因为自己期望太高了。如果只会抱怨,就会痛苦无边;相反,如果学会改变,就会幸福无限。
一、学会阳光思考
幸福源于心境,心境源于自身。著名学者詹姆斯·爱伦说过:“我们的人生是靠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创造的。正是我们的心境与心态决定着我们是幸福还是不幸,是坚强还是脆弱,是罪恶还是圣洁。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不幸福,他肯定有那种深感不幸的心境,而那种心境源于他自身。”
1.学会良性对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许多人的不幸福就是用不正确的方式比出来的。总认为别人的工作比自己的清闲,别人的事业比自己的顺利,别人的房子比自己的宽敞,别人的收入比自己的丰厚,甚至别人的妻子比自己的漂亮,别人的子女比自己的听话……比来比去,觉得全世界只有自己最倒霉,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呢?但是,如果我们能换一种比法,就会“人比人,乐死人”。当我们抱怨自己没有品牌鞋子穿的时候,去看一看大街上那些连脚都没有的残疾人;当我们抱怨自己待遇不高的时候,去想一想那些正在为生计发愁的儿时的伙伴和当年的同学。
2.学会看到拥有。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要想装进一杯新泉,往往就必须倒掉原有的陈水;要想获取一支玫瑰,往往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要想多一份体验,往往就得多一份创伤。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却拥有了一杯新泉;虽然失去了蔷薇,却采得了玫瑰;虽然多承受了一份创伤,却获得了一份别人没有的人生体验。这样,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3.学会接纳残缺。生活中,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风光和优势,而对自己的欠缺耿耿于怀。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或多或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有的夫妻恩爱却膝下无子,有的能干多才却情路坎坷,有的家产丰厚却子孙不孝……我们必须坦然接受生命中的“缺口”,因为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生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境里。
阳光思考就是学会用积极、正面、光明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当我们看到前面的阴影时,不要漠视背后灿烂的阳光。极度的黑暗预示着黎明的到来,久雨的天气标志着晴天的光临,皱起的眉头就是即将展开的笑容,越过了高山就可能看到广阔的海洋,乌云上面总有阳光的照耀。著名的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阳光思考就是心理平衡的重要方式。学会了阳光思考,我们的生活就会阳光灿烂,就会找到一种“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人生都是好季节”的幸福感觉。
二、学会人际交往
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引起愉快的感受,使我们心情舒畅;疏远、冷漠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愉快的感受,使我们感到烦恼。良好的心情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
1.学会微笑。 微笑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遇到陌生人微笑,表示和善友好;产生误会时微笑,表示胸怀大度;在窘迫时微笑,有助于消除尴尬的局面。微笑是阳光,是透过理智折射出的理性之光。微笑是“良药”,“笑一笑,十年少”;微笑是世界上最廉价而又最有效的“滋补品”,能让我们青春常驻,永葆活力!
2.学会赞美。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 “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童安格的歌声表达了一种现代人共有的迷茫情怀。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我们为“追求”而活,为“价值”而活,而旁人的赞美证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被人赞美,让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关注着;被人赞美,让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喜欢着;被人赞美,让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尊重着。一粒种子播撒在土地里,它会生长发芽,吐露芬芳;一句好话播撒在心田里,它会让人心花怒放,一脸阳光。既然我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真诚赞美,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真诚地去赞美他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一种双赢的艺术。如果我们把周围的人都看成是天使,我们就每天在天堂里享受;如果我们把周围的人都看成是魔鬼,我们就每天在地狱里煎熬。
3.学会宽容。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它可以有效防止事态扩大或加剧矛盾,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当我们记恨别人,因别人的过失生气时,痛苦的只能是我们自己。而当宽容占据了我们的心房,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对他人的宽容是对自己的解放,对自己的宽容是对心灵的解放。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我们学会了宽容,才会拥有更多的幸福!
4.学会感恩。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地球,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花朵绽放绚丽,回报阳光的普照;草木舒展青春,回报雨露的滋润;桃李满园芬芳,回报园丁的培养;儿女寸草之心,回报父母的恩泽。
我们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谆谆教诲,感谢朋友的真诚关怀,感谢同事的支持协作;感谢每一缕阳光,感谢每一阵清风,感谢每一朵白云,感谢每一叶小草,是它们带给我们美好的心情,让我们体会到自然与生命的美妙。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可怜的,因为他失去了提升自己灵魂质量的宝贵资源;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可叹的,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上拆除了通向更高顶点的阶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孤独的,因为他割断了给生命以温情与友爱的纽带;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无知的,因为他关闭了生活给我们输送幸福的管道。因为感恩,所以幸福。
三、学会开心生活
心境决定命运,我们应该学会为自己营造心灵的港湾,修筑生命的驿站。
1.解放自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许多人的不开心,就在于过分留恋过去,或者过分地担忧未来,编织精神的罗网,使自己越陷越深以至不能自拔。
人生是一条河,不可倒流。童年时光的无忧无虑,学生时代的天真烂漫,热恋时的魂牵梦绕,走红时的鲜花掌声……虽然是那么的美好,但是,我们不能让它重新来过,如果过于留恋过去美好的事物,只能增添对当下的不满。
我们所担忧的事情,从根本上说,只有两种:一种是能够解决的,既然可以解决,当然用不着我们担忧;另一种是解决不了的,既然解决不了,我们再怎么担忧也无济于事。因此,不管是能解决的,还是无法解决的事情,我们都没有必要过于为之担忧。
2.充实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人,他们才能成为幸福的人。”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精神世界丰富,除了要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外,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高尔基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阅读是我们获得思想资源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一个爱读书的人能够在文字中体会到难以形容的满足和幸福。“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是全无一点尘。”决定一个人的品味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怀和内涵,而影响一个人胸怀和内涵的,则是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在现代社会里,我们会因读书而拥有,因读书而丰富,因读书而发展,因读书而幸福。
3.知足常乐。俗话说:“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沟壑易填,人心难满。”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有五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尊重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第一、二项是生物性需要,第三、四项是社会性需要,第五项是精神性需要。一般来说,如果较低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较高的需要就难以显现出来。一个还必须为生存挣扎的人,我们无权责备他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
在一定的限度内,物质的增加可以提高生活的质量,使人幸福。但是,超出了这个限度,物质对于生活质量的作用就呈递减的趋势。因为一个人的真正需要和能够享受的物质生活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多出来的部分只是奢华和摆设。家有黄金万两,只吃一日三餐;家有华厦五千,只需睡床半边。许多人正是因为对物质的贪欲与追逐,使自己失去了原有的心灵宁静和幸福。
不知足是我们追求的动力,正因为不知足,我们才会不断进取;知足又是我们快乐的开始,正因为知足,我们才会感受到幸福。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在精神追求上,我们要永不知足;在物质享受上,我们要知足常乐。
也许我们改变不了天气,但是我们的心情可以调整;也许我们不能改变容颜,但是我们可以展现笑容;也许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是我们可以先让自己改变;也许我们过去不够幸福,但是我们可以让幸福从今天重新开始。
我们的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是一张已经过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还不能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真正惟一可以使用的现钞。所以,我们一定要开心过好每一个今天,每一个今天都幸福了,那就是我们整个人生的幸福!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