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立体式活动促进班级学生自尊自信品质发展的探索
巧用心理杠杆 提高记忆效率
青春期教育对提高初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探究
五种逆反心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团体心理辅导
青少年“迷信”心理成因及其对策
静心听花开
学会改变 幸福无限
建立你的自信心
老师,请不要吝啬您的微笑
赞美与鼓励的魔力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探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幸福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八大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使命
培养情绪智力,让学生在良好情绪中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使命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精读:从文字走向生命——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阅读教学
 
 
 

对一例初中生焦虑性学习低效的心理干预
2011-09-05  作者(来源):赵岩

  一、焦虑性学习低效的含义
  在中学,有很多学生在主观上都知道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但是一落实到行动上,就事与愿违,出现一系列的学习行为问题,例如课堂不认真听讲,开小差,自习时与同学说话,学习时经常分心,学习效率非常低等。教师和家长常常认为这些学生学习不用心,心思没全用在学习上。但实事并非如此,在咨询过程中,这些学生都一致反映他们想学而学不进,想努力但做不到。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焦虑性学习低效。
  所谓焦虑性学习低效是由焦虑情绪引起或导致的学习效率低或学习状态不佳。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行为,是由于一进入学习情境就感到焦虑的这种情绪引起或导致的,而不是由认知或价值观念而致。

  二、焦虑性学习低效形成的心理机制
   (一)建立了以焦虑情绪为主的条件性情绪反射
  在学习过程中,焦虑性学习低效的学生建立了一个以焦虑情绪为主的条件性情绪反射。这种焦虑的情绪,每个人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但是与此同时他们都是带着这种焦虑的情绪在学习,最终都使这种焦虑情绪与学习情境建立了条件反射,也就是说学生一进入学习情境就感到焦虑,从而出现一些低效的行为,例如学习时分心,磨蹭,不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有的学生甚至还觉得自己反应慢,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而且这种条件反射是在不知不觉中建立的,学生发现自己的低效行为时,这种条件反射已经形成,并且巩固下来了。这种类型的学生在认知上都明白学习很重要的道理,他们都非常想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想分心,想认真学习,尤其是那些马上就要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他们非常清楚时间紧迫,而且自己的人生到了关键时期,但是他们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一进入学习情境,焦虑、烦躁的情绪就出现,低效的学习行为也就随之而来。

   (二)焦虑情绪在复杂系统中循环放大
  焦虑性低效的学生,他们的焦虑情绪都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放大,最终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使之困于其中,不能自拔。每个学生的复杂系统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都有其共同之处。
    学生都是由于某一刺激事件或某个原因而感到焦虑、烦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频频分心,学不进,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最终使学习成绩下降。这一结果又增强了学生的焦虑情绪,学生就更学不进,更分心,学习效率也就更低,学习成绩继续下滑……就这样无限制地循环下去,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就是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倍受煎熬,从而形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最终导致学习行为障碍,影响自身的发展。

  三、心理干预方法
   (一)认知调整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低效行为的原因是焦虑的情绪所导致的,而这种焦虑的情绪又与学习情境建立了条件性情绪反射。所以他们一进入学习情境就焦虑烦躁,学不进,分心,反应迟钝等,这些都是焦虑的情绪对思维的影响,而不是自己记忆力下降或脑子不好使,不灵活。消除他们的担心和恐惧。其次让学生明白他们的这种焦虑情绪是在复杂的系统中不断循环放大的,必须得找出其中的关键环节,才能使他们走出恶性循环。

   (二)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在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形成的真正原因的基础上,我们使学生建立一个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即S(学习情境)—E(轻松、平静)—R(高效的学习行为)来替代他们原来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即S(学习情境)—E(焦虑、烦躁)—R(低效的学习行为)。这种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射是在放松暗示训练中完成的。在渐进式肌肉放松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轻松、平静的情绪反应,这时再给他们反复呈现学习情境,使之与新的轻松、平静的情绪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再进入学习情境,就产生新的轻松平静的情绪,从而出现新的高效学习的行为。

  四、案例分析
   (一)来访者的基本情况
  雯雯(化名),女,某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她非常优秀,初一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组织能力非常强,而且又多才多艺,被选为学生会主席。这期间一直都很顺利,直到上了初二,由于教导处换了新主任,对工作不是很熟悉,有一些工作就找她去做,她的工作能力很强,每件事情都完成得很好,主任对她非常满意,经常表扬她,也非常信任她,她也感到非常高兴。但是,在初二下学期,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初三上学期的期末,成绩由原来的580分降到550分,初三下学期的第二次模拟考试已经降到534.5分。这个成绩意味着将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在这期间,她也一直在努力,但没有任何进步,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她有些灰心,认为自己努力也没用,成绩也不会提高了。
  这种消极的心态和消极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她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率,从而将直接影响她的中考,影响她的升学,也影响她未来的命运。所以她感到非常苦恼,也非常着急。毕竟她是个优秀、上进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也非常不满,她现在是想学,可就是学不进。具体表现在:
  1.自习低效。在家学习效率非常低,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回家要先玩一会儿,看看电视,上上网,磨蹭大约一个半小时,然后开始学习,在学习期间经常分心,一次分心最短也有十分钟。在学校自习效率也很低,感觉很烦躁,想学学不进,经常和同学说话。
  2.在课堂上,她也频频分心,学不进,常常睡觉,有时和别的同学说话。
  3.学习时,对干扰刺激很敏感。当她看到其他同学晃腿、转笔,听到按笔声和写字声等马上觉得烦躁,心情不好,就会学不下去。

   (二)心理机制分析
  1.建立了以焦虑情绪为主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
  她初一时学习状态一直很好,到了初二,由于新换的教导主任总找她干活,这已经耽误了一些学习时间,而且她工作能力强,老师又很赏识她,她也乐于去做。所以干完工作之后,她回到学习情境中,不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她还在回味工作时的情境,这又耽误一些学习时间。长时间这样,她的成绩开始下降,这使她非常着急,感到焦虑,因为她是非常上进、要强的学生,她自己下决心努力赶上去,但这种焦虑的情绪已经不知不觉地与学习情境建立了条件性情绪反射,也就是说当她在学习时,越着急想赶上去,她学习效率就越低,即S(学习情境)—E(焦虑情绪)—R(低效行为)。这时以焦虑情绪为主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已经建立。虽然她主观上是努力的,但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从而也就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2.焦虑情绪在复杂系统中循环放大
  她的焦虑情绪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放大,最终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雯雯的焦虑情绪就是在这种循环放大的复杂系统中不断增强的。由于帮教导主任干活,耽误了学习时间,使成绩下降,成绩下降之后,她非常着急,焦虑的情绪就产生了。她越想赶上去,越着急,学习状态越不好,学习时学不进,分心,学习的效率越低,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这就更增强了她的焦虑,更学不进,更分心,学习效率更低,成绩继续下滑……最后由580多分,降到534.5。

  五、心理干预
   (一)认知干预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咨询过程中主要对她进行认知调整,让她明白问题形成的原因。因为她的焦虑情绪与学习建立了条件性情绪反射,所以她一要学习就烦,学不进。而且这种焦虑的情绪还在复杂的循环系统中不断地放大,并非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出现问题。消除了她担忧恐惧的情绪。
  
   (二)放松暗示训练阶段
  5月28日~6月3日,对她进行了8次放松暗示训练,通过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让她先达到一种完全轻松、平静的状态,然后再通过语言暗示让她想象自己在家高效、专注的学习,使这种轻松、平静的情绪与学习时的情境重新建立一个条件性情绪反射,也就说,以后一进入学习情境,她就会体会到轻松、平静的心情,从而她也就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此外,教给她正确的深呼吸的方法,让她在进入学习情境时,如果又出现焦虑的情绪,可以马上用深呼吸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六、取得效果
  通过10天随访,来访者认为取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来访者的家长反映她在家学习时能马上进入状态,不再有磨蹭现象。来访者自己也觉得学习时不烦了,而且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原来用2个小时做完的题,现在用40~50分钟就能做完,而且能够保证质量。来访者的班主任反映她在课堂的听讲状态非常好,不困了,也不和同学说话了,变化非常大。来访者的成绩也有了提高,中考的成绩提高了20分,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4期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