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
课; 有效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而言, 显然重视程度欠缺、研究成果偏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渴望能有一种较为规范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引导[1]。目前, 心理健康活动课已经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在防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科化的同时, 改变其“不上不下”、“不死不活”、“不进不退” 的“胶着” 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研究迫在眉睫。
有效教学是个永恒的话题,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更加如火如荼。虽然有效教学的理论和说法众说纷纭, 但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 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崔允漷, 200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虽然起步较晚, 但也在不断追求着心理活动的有效性, 期望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获得最大的活动效益,促进师生双方心理共同发展。
一、“积极性” 是有效性的前提
为什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因为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才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究竟教什么? 积极心理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与启示。
当前,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大多以心理问题为专题, 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中多是描述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问题、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学生的性困惑问题等, 然后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这种模式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问题上, 偏离了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目标[2]。学生容易对号入座, 错误地认为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一定也存在这些心理问题, 从而用“ 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同学。其实,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只是个别现象。如果一定要说学生有问题的话, 那也只是如何更好地发展的问题。积极心理学认为, 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 它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 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 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改变过去那种偏向问题的价值取向, 把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学生积极的体验和积极的品质, 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真实性” 是有效性的关键
1.贴近生活
教育只有融入生活才能发生作用且成为真正的育人活动, 而融入生活的育人活动必然具有真实、自然的品格[3]。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并非靠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是要在真实的情境中, 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与启迪。因此,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 教师要把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件作为材料, 灵活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去。积极创设真实可信的情境, 提高学生活动参与的深度、扩大学生活动的参与面, 引起学生普遍的共鸣。
2.贴近学生
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要以生为本, 其出发点与最终归宿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认知规律、接受能力与学习态度, 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从正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3.贴近需要
归根到底,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学生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提高与发展? 这都是教师始终要考虑的问题。学生需求是学生行为的根本动力, 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只能是无效的。
4.遵循规律
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尽量遵循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顺序性与阶段性的规律, 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加以有效的引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心理健康教育不必追求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活动模式。不同的教育主题, 不同年级的学生,甚至一学期中不同的阶段, 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也要有所不同。
三、“活动性” 是有效性的灵魂
1.在活动中体验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 体验主要由感受、情感、理解、联想、感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 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中, 其处于核心的地位。没有主体对客体的体验, 客体则不可能被内化。心理健康活动课不是以讲授心理学知识为主要任务, 而是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获得成长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一个道德概念成为一个信念,必须经过情感体验。” 因此,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必须关注与强化学生的内心感受。
2.在活动中分享
良好的气氛和学生心灵的开放
是心理健康活动课成功的前提与基础, 为此, 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自由、尊重、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信息, 如感受、经验、行为等与他人分享, 以增加彼此的人际互动[4]。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学生都有了解同学心里想法和被同学理解的愿望和需求。所以, 光有学生个体的体验还远远不够, 要积极引导学生把体验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协同发展与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澄清意义、提炼归纳、鼓励支持、折中等技巧促进学生经验分享[5]。
3.在活动中迁移
学生的体验、感悟与分享最终要转化为外在的行动, 没有实践活动的锻炼,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效果会很快付之东流。学生不能进行行为的有效迁移,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教师要通过课外延伸的实践训练项目来转化、迁移和拓展活动课的学习内容。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虽已结束,但行为迁移或许刚刚开始。
四、“过程性” 是有效性的保证
1.过程监控
教学的监控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时刻结合目标,调控活动进程, 使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围绕目标展开。教师一要监控自己教学是否充满激情, 是否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学生; 二要监控教学方法是否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三要监控内容是否偏离目标; 四要监控学生思维方式是否理性, 面对问题时是否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2.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既要发挥一定的甄别功能, 更要发挥教育、改进和激励功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 不断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行为的积极调整, 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积极人格的成长。由此可见, 重视过程评价是心理健康活动课评价的关键所在。首先要看各种活动的结构和组织是否清晰与恰当; 其次看活动是否以“学生为中心” “以经验为中心”, 既面向全体, 又关注个别差异; 最后要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师生有没有有效对话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任杰.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设计与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 2006 (7): 69-73.
[2] 曹新美, 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 (3): 66.
[3] 王小棉.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真实与自然[ J] .中国教育学刊,2006 (1): 51-53.
[4] 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 J] .教育研究, 2002(5): 58-64.
[5] 刘慧.漫谈心理活动课之教学策略[J] .人民教育, 2003 (11):35-36.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 扬州, 225212)
编辑/ 任玉丹终校/ 于洪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2013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