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 | 题 名 | 作 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教学论坛 | 关注课标理念 凸显育人方法-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印象和感悟 | 蒋炜波 赵 坚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2 |
试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精深化”教学-基于学习心理学的视角 | 孔 云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7 |
以说题教学促进学生在复习课上的深度学习 | 张传兵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13 |
以桁架结构为载体的项目化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 王秋霞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17 |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材内容的重构-以人教版教材的“速度”教学为例 | 李 晓 刘健智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21 |
物理观念的多维观照及其理论基础 | 蔡铁权 薛 真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2 |
从“历史”和“情境”的视角实践高中物理高阶思维教学 | 李友兴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8 |
基于学习心理学的科学态度培养-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 | 魏鸾仪 陈 刚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13 |
作业编写新视界:原始物理问题与物理教材作业的融人 | 李俊永 党 越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17 |
假借软件工具 明晰难题内涵-以2024年1月浙江省物理选考第19题为例 | 梁丞天 蔡施彤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22 |
自制几何画板动画开展“多普勒效应”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胡名翔 | 物理教学 | 2024 | 9 | 7 |
情景与工具对话 素养与能力养成-利用工具培养真实情境物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 吴春晓等 | 物理教学 | 2024 | 9 | 10 |
基于提问引导的深度思考培优方法-以“导体空腔的电势分析”为例 | 李晓璐 | 物理教学 | 2024 | 9 | 16 |
物理跨学科主题教学论辩 | 蔡铁权 薛 真 | 物理教学 | 2024 | 10 | 2 |
从“问题”和“活动”的视角践行高中物理高阶思维教学 | 李友兴 | 物理教学 | 2024 | 10 | 7 |
大概念统摄下融合UbD的物理单元教学逆向设计--以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单元教学为例 | 姚华鑫等 | 物理教学 | 2024 | 10 | 13 |
大概念统摄下的“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单元教学设计 | 张秀梅 | 物理教学 | 2024 | 10 | 19 |
基于CER论证模型 发展高中生科学论证能力 | 丁丽娟 | 物理教学 | 2024 | 11 | 2 |
妙用电场线解决中学物理静电场问题 | 陈先建 | 物理教学 | 2024 | 11 | 7 |
物理类教育游戏及其教学应用 | 丁蔚欣等 | 物理教学 | 2024 | 11 | 9 |
用牛顿迭代法探讨悬索桥端点战力 | 张 玲等 | 物理教学 | 2024 | 11 | 13 |
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UbD理念的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圆周运动”的教学设计为例 | 王黎媚 甄俊文 谢 丽 | 物理教学 | 2024 | 12 | 2 |
基于IDEA-Loop科学思维理论的物理教学探讨一以“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教学设计为例 | 李咏璇 区艺锋 周少娜 | 物理教学 | 2024 | 12 | 6 |
科学视觉素养视角下的高考物理图类试题分析. | 何明旺 陈思颖 | 物理教学 | 2024 | 12 | 10 |
学业述评视域下基于“学习目标+评价目标”的课时教学设计-以“风能与风力发电”的教学设计为例 | 朱呈炜 | 物理教学 | 2024 | 12 | 16 |
初中园地 | 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科学项目式单元作业设计-以“水的浮力”教学为例 | 范秀竹 朱钱锋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38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第一课”教学设计-以“致同学们”为例 | 左晓楠等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42 |
指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以“电阻”教学为例 | 李建锋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40 |
深度学习视域下可视化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 邱亦斌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44 |
教学应从被组织到自组织-以“变阻器”教学为例 | 黄 彦 | 物理教学 | 2024 | 9 | 32 |
“新思维具象图”在初中物理不同课型中的应用分析 | 邵邦武 | 物理教学 | 2024 | 9 | 35 |
跨学科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设计 | 杨婉荣 | 物理教学 | 2024 | 9 | 40 |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光现象”复习课教学为例 | 张步青 | 物理教学 | 2024 | 10 | 36 |
比对图模型在破解学生 迷思概念中的应用--以“摩擦力的方向”教学为例 | 程仁军 | 物理教学 | 2024 | 10 | 42 |
正向建构、反向验证 发展核心素养 | 马小弟 | 物理教学 | 2024 | 10 | 46 |
境脉学习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研究 | 黎玉斌等 | 物理教学 | 2024 | 11 | 40 |
有效失败让物理学习可见-以“模拟海市蜃楼”实验为例 | 贲可敬 | 物理教学 | 2024 | 11 | 44 |
基于核心素养的同课异构教学评析与优化-以“力”的四节现场课为例 | 李建锋 | 物理教学 | 2024 | 12 | 38 |
加深对科学教育的理解,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 | 吴立东 | 物理教学 | 2024 | 12 |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