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向自己的课堂学什么
根植校本文化孕育高效课堂
“自主互助式”英语学习法
“活”用案例 有效导行
少教多学:理念与策略
站在学生身后的教师——美国课堂给我们的启示
处理好五个环节,让教学走向平实
节奏——英语课堂教学的灵魂
充分利用导学案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向自己的课堂学什么
根植校本文化孕育高效课堂
让有效提问润化语文课堂
如何上好初中数学习题课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
畅享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善待高效童心课堂中的生成资源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索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有益探索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追问语文教学
2014-05-27  作者(来源):孙双金

第一问,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学?

白话文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我从梁启超的一个故事讲起。梁启超有一天碰到他的老师,非常虔诚地请教老师:“老师,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老师说:“你已经是大家了,还要向我请教吗?”梁启超说:“您永远是我的老师。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老师看到学生的态度比较诚恳,就说了:“如果你真要我提意见的话,我对你的文章最大的意见是,你的文章我读一遍,就不想再读第二遍了。你的文章不够含蓄,不耐人寻味,太白了,太浅露了。”梁启超的老师对梁启超文章的点评,一言点出了白话文的最大特点。白话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什么?明白如话,浅显易懂。白话文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追溯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最大功绩之一就是文化的普及。因为原来的文言文和人的口语是脱节的。读归读,说归说,书面语和口头语没有对接。“五四运动”提出了废除文言文,推广白话文。它的最大功绩是什么,就是文化“下嫁”,“下嫁”到老百姓,“下嫁”到平民,让所有的人都能读书识字,让写文章和说话之间没有鸿沟,没有界限。我们来推敲一下,“话”和“文”的区别在哪里?“话”是一说而过,我说的话一下从你耳边过去了,难以重复。所以话语必须达到一听就懂的程度。一听就懂,就必须浅显明了。而“文”呢,文章可以反复地阅读,仔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所以文章可以含蓄,可以耐人寻味。那么白话文呢?白话文就是要达到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的程度。因此,浅显、明了、易懂就是白话文的最大特点。把白话文的特点讲清楚了,我们来反思一下当下白话文教学的几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把白话文当成文言文来教。文言文阅读起来语言有障碍,内容深奥,需要反复地品味。于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在品味、在感悟。白话文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你看,哪一篇课文学生有阅读理解的障碍呢?我个人感觉这些文章孩子拿到手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有的甚至百分之九十五已经自己会了。我们的老师怎么教呢,仍然是从原点开始,从零起步,再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去讲、去问。

第二大误区:对“对话教学”的误读。新课标提出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于是,相当一部分的老师把对话狭隘地理解为读懂文章,一问一答。其实对话教学仅仅是内容理解的对话吗?对话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内容的解读、情感的体味、方法的咀嚼、语言的欣赏,都是对话教学的内容。

第三大误区:把阅读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们重视朗读是个非常好的现象。可是阅读教学是个大概念,它包括读懂内容,获取信息,欣赏表达,情感熏陶。而朗读呢,它仅仅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以声传情,它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

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呢?我谈谈自己一点思考。

第一句话,超越理解。白话文教学的重点,不应该在理解上花大工夫,做大文章。为什么白话文要超越理解呢?其一,因为白话文理解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障碍。绝大部分内容学生能读懂。教学理解的起点不再是零点、原点。理解的起点要视学生的学情而定。学生已经大部分能懂的课文就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理解了。其二,有人讲过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他认为理解是学生的本能。食物吃到肚子里,消化是胃的本能。把书读到脑子里去,理解也是你大脑的本能。你老师不讲,学生都会去理解。大家好好琢磨琢磨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

第二句话,关注表达。超越理解下面做什么呢?关注表达。其一,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例如,《落花生》当中那句话:“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呢?父亲和我们不是经常在一起的吗?怎么实在很难得呢?“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加个“也”呢?这样说不行吗?“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来了”。作者的遣词造句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情味呢?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要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字面义,字中义,字外义。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好在哪里呢?其二,除了关注遣词造句外,还要关注段的教学和篇的教学,这方面讲得比较多了。我就不展开了。其三,关注语言风格。例如《草原》这篇文章,一个选手执教了这篇文章。老舍的语言太美了,像一壶醇酒。听课的时候,我就在文章旁边写了写,老舍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我把它概括为四点。第一,流畅明快。仿佛山上的泉水一般顺流而下,那么流畅,那么自然。你听:“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语言顺流而下,是多么的流畅。第二,真情倾吐。好的语言一定是真情的流淌。作者对草原美景的热爱、喜爱、陶醉的情感溢于言表。你听“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第三,长短句错落有致。大师的语言,长短句错落有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短句;“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长句:“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长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短句。这种长短句的交替使用,显得富有变化,摇曳多姿。第四,多用联想。你看,羊群像什么?“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由羊群联想到绿毯、大花。小丘像什么?“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一样。”由小丘联想到中国画。静立的牛马联想到什么?“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语言风格是需要引导孩子品味的。当然你不必让小学生都理解到这个程度。但是要逐步渗透一点两点,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一定是大有好处的。

第三句话,要多快好省。我们的阅读教学,低效、无效的课堂太多了。怎么多快好省呢?韩兴娥大家都了解,她一本书两个星期就教完。我听过她的一堂课。上苏教版的三年级课文《槐乡五月》,三年级的课文.她让二年级学生学,花了15分钟。她怎么教的呢?第一遍让学生把课文反复读熟;第二遍背诵你认为文章中写的精彩的句子;第三遍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槐乡五月》美在哪里呢?15分钟课文教完了,剩下来的时间她让我们听课的九个老师,每个人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名言警句,让孩子读背这些名言警句,然后问学生由背这些名言警句联想到哪些平时学过的名言警句。一堂课的容量是怎么样的呢?15分钟一篇文章,剩下的时间读背了几十句名言警句。她重视什么?重视朗读,重视背诵,重视积累,理解上就围绕一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是不是“多快好省”呢?

著名的作家和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假如我是语老师》。他说,假如我是语老师,我只做两件事。一件事,让学生大量课外阅读;第二件事,让孩子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其实他说的就是读和写。他说,虽然我没做过老师,但是我从一个学生成长为作家,成长为哲学家,我认为,语文要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看看我们现在的教学,那么简单的课文,我们老师都要问过来,问过去,讲过来,讲过去。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听课的老师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第四句话,因文而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文而异,因材施教。白话文怎么教,我举个例子,我最近上苏教版的一篇白话文《推敲》。文章讲述的就是贾岛和韩愈研究“推敲”的故事。对这篇文章我设定了四个“一”目标。第一个“一”叫讲述一个故事。这堂课我要孩子们把推敲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下来,就是化书上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训练学生讲故事的能力。第二个“一”,理解一首诗歌。“推敲”的故事是因为《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来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你必须要把这首诗读懂。这首诗你不理解,我想理解“推”和“敲”就是无本之木。第三个“一”,叫品味一段佳话。推敲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佳在哪里呢?为什么称它是佳话呢?假如贾岛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把他逮去关了起来,还称佳话吗?贾岛这个人老出交通事故,他前面也撞过一个“市长”(京兆尹)的仪仗队,刘栖楚的仪仗队,刘栖楚把他抓去关了一晚上。这就不是佳话。撞了韩愈为什么成佳话了呢?第一,文人贾岛的推敲精神佳;第二,贾岛坐在毛驴上的推啊敲的憨态佳;第三,韩愈的姿态佳,一个“市长”,一个京城的“市长”,没有怪人家,还跟人家一起“推敲”:第四个佳,是“韩市长”的学问佳。如果没有学问,能跟人家“推敲”吗?正因为这四佳,所以构成了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第四个“一”,欣赏一种现象。什么现象呢?推敲的现象。“推敲”就是韩愈和贾岛创立了汉语词汇当中一个新的词语。原来没有“推敲”这个词,就是因为这件事出现的新的词语。于是,从唐朝开始到宋朝到清代到近代,各个朝代都出现了“推敲”的佳话。

王安石为“绿”而“推敲”;纪晓岚、解缙这些才子为对联而“推敲”;郭沫若为“你是无耻的文人”,还是“你这无耻的文人”,一个字而“推敲”。所以这堂课,我定位教学目标四个:一个故事,一首古诗,一段佳话,一种现象,就是想把这个课上成语文课,上成充满语文味的课,上成语文文化的课。

第二问,学生到底喜欢怎样的教学内容?

我从中国著名的红学家、教育家周汝昌先生的一段话说起。王丽女士编写了一本书叫《大家谈语文》,第一篇是周汝昌的文章。周汝昌在这篇文章中说: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背了那么些古文,还背了一些白话文,但是我背的古文都记得,白话文几乎都忘了。我在小学里学生字的时候,我觉得笔画少的生字,我学得没味;我喜欢笔画多的生字,反而难一点笔画多一点的生字我学得特别有兴趣。周汝昌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来,请语文界的专家来解读。

我非常冒昧地来解读周汝昌的问题。第一,人的大脑符合刺激理论。外在的信息给它刺激越多,大脑的反应越灵活。大脑刺激越多越灵光,当然不要超越极限。第二,大脑渴望新的刺激。你不要光用是老的旧的东西去刺激它,刺激多了就麻木了。新的刺激激活新的大脑细胞,新的大脑细胞就活跃起来。第三,大脑需要有挑战的刺激、有难度的刺激。这是人的大脑的特点。为什么我们听有些课的时候,听得会困倦呢?会厌烦呢?会审美疲劳呢?我认为,就是我们的课堂太雷同,没新意,没难度,没挑战,没刺激。

那么什么样的文本,对学生有吸引力呢?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我个人认为,一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跳一跳,摘到果子,才能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没有难度的东西,你就把小孩看低了,你逗他玩。逗一次没关系,天天这样逗,小孩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就不跟你玩了。你的水平太差,你没有层次,没有深度。你每次跟他玩,都要拿新的东西给他。孩子就愿意跟你玩,玩得乐此不疲。第二,学习的内容要值得反复玩味,值得品味。什么样的内容值得品味呢?名家名篇,文质兼美,百读不厌。我个人感觉,我们现在的文本有点低估学生的潜能了,低估学生的智商了。

第三问,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语言?

当前教学语言的现状是什么呢?我认为当前课堂教学语言有三个不良的倾向。第一,书面化倾向严重。书面语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过长!第二,文学化倾向。我们年轻教师都喜欢用诗意的语言,显示自己有水平有文化,所以课堂语言非常文学化,唯美,诗意。第三种倾向,叫激情化。课堂总是充满激情,激情澎湃的,公开课教学中尤为明显。

我个人以为,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是怎样的呢?第一,要口语化。课堂教学语言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口头交流,所以你的语言一定要口语化。口语化的特点是什么?句子短,一听就懂。第二,要儿童化。我觉得我们好多老师常常目中无人。如果说他目中有人的话,他目中有的只是听课老师和评课老师,没有儿童。儿童喜欢怎样的语言?喜欢儿童化的语言。儿童化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有趣,好玩,吸引人。儿童化的语言要顺应儿童的几个特点:好玩、好趣、好问、好动。我们要有一颗童心,要了解儿童,我们的语言一定要趣味化,一定要好玩,要吸引孩子,能激发孩子的思维。第三,生活化。生活化的表现就是在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平常怎么说话课堂就怎么说话。教学语言还要具有启发性。为了让你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你就要倾听学生的发言,会倾听,会点评,会引导,要会点石成金,要会循循善诱,要举一反三。

第四问,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记得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他到赤壁去玩,好多好多人站在赤壁那个石壁前,看着用狂草写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好多人念了一两句就念不下去了。先生站在石头上,朗声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背下来。他说,我的话音未落,旁边有人说:“你看那老头好有文化哦。”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把经典的东西背在肚子里,随时能够提取出来,这就是文化。朱自清说过:“与其让学生读十、二十部诗集,不如让学生背一百首诗歌。背下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没有背下来都是人家的。背下来的东西才能像吃到你肚子里的粮食,化为营养;没有背下来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你的营养。”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太经典了。

语言是怎么形成的呢?语文之道是积累之道。语文靠的是积累。怎样积累?我用两个词语概括叫“大量背诵,滚瓜烂熟”。因为大家都说“厚积薄发”,大家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家都说“三年私塾,胜过十年语文教育”,为什么?就是积累,就是背诵。“五四”时期出现的文学大家、教育大家,他们哪一个人不是腹有诗书?我们现在的学生有多少积累呢?我们的老师有多少积累呢?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难道要抛弃吗?

语文之道,是实践之道。语文就是靠实践。我也说八个字:“大量读写,熟能生巧。”我们首先要读好语文书.语文书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但是我们不能满足12本语文书,我们还要大量地拓展。大量地阅读。我们看季羡林先生写他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季羡林说,我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我就是读了大量的书,有的书我读了四十几遍,一遍一遍反复读,读烂了。鲁迅说,学好语文没有什么技巧,四个字:多读多写。我个人感觉我们的孩子现在读得少,写得也少。一个学期写八篇作文,远远不够。

语文之道是不求甚解之道。陶渊明先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好读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求甚解”是过程与方法,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读书的境界。我们语文教学要求甚解吗?甚就是过度,甚解就是过度的理解。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不求甚解,但求适解,是适度的理解。一年级有一年级的度,三年级是三年级的度,六年级是六年级的度,初中是初中的度,高中是高中的度。

                          原载:《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增刊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