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班级日志
任佳文
今年是我担任四班班主任的第二个年头。班中的学生们常说,
我班的班级日志是公开性的,每个人按照学号依次撰写每日的班级日志。它所记录的是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发生在课堂上的事情可以写,发生在课间或课后的事也可以写;生活上的事情可以写,学习上的事情也可以写;受表扬的事情可以写,挨批评的事情也可以写;发生在同学身上事可以写,发生在老师身上的事情也可以写……总之,与班级有关的事都可以写。学生们在这里可以进行班级焦点访谈,热点讨论,实话实说;而我也可以在此了解事情的真相,洞察学生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指导,并将我的想法写在每篇日志后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以此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让我与他们走得更近。
一、常读“班级日志”,全面了解班级情况
尽管我作为一名班主任,相较于其他任课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但这并不能让我在第一时间里,对班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了解到位。而学生们则不同,他们不是单一的,是一个整体,而且他们自始至终都参与在班级活动中,所以对与班级里发生的事情,他们的了解是最快速、最真实到位的。有些事情,他们会告诉班主任,请求帮助或解决,而有些事情则不然。作为记录员,有义务、有责任把班级里发生的相关事情记载在班级日志上。这个时候,我只需多去翻翻“班级日志”,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发生在班级里的事情,能及时掌控事态的动向。
运用 “班级日志”还可以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给学生们一个情感缓冲期,给我留有思考、准备的时间。记得有一次,在放学时我翻阅了当天的班级日志,其中记录了学生们中午倒饭的现象,由于前一天我已对此事做过处理,因此当问题依旧出现时,我非常气愤。冷静过后,我想到了自己在前一日仅对全班进行教育,显得有些草率。于是第二天我找到了日志记录中倒饭的当事人小z和小x,在和他俩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之后,两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向我保证今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现象,令我感到满意。试想,当某一事情发生时,学生
记得去年有一次,年级组
当天放学,我习惯地走进班里翻看“班级日志”。这一看,让我后悔莫及。日志的记录者正是小刘同学,他写到:“……今天被
做了一件好事,
由此,不难看出,对班级情况了解得越全面,对事情的真相了解得越清楚,就越有利于班主任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接受学生的意见想法越多,做出的处理方法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让班主任和学生走得更近。
二、利用班会课,解读“班级日志”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集体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的主要阵地。我经常会根据“班级日志”所反映的班级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情,进行班队活动。这样既有针对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因为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小姜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很聪明,但做事很毛糙。双休日的一天,在小区骑自行车玩耍时,不慎摔倒,造成右手骨折,得在家静养几天。第二天,班里的同学们都知道了这件事,看着小姜的空位,大家的心里都不好受。记录员也在“班级日志”中记下了这件事,并在日志最后告诫大家,骑自行车时候要注意安全。班委翻阅了日志之后,了解到小秦有几天时间不能来学校上课了,都很着急,建议我在班会课上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在周五的班会课上,我与学生先对小姜的事件进行分析,然后鼓励大家伸出援手帮助他。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讨论得很激烈。最后,在我的指导下,总结出了帮助小姜的办法。
几天后,小姜来校上课了。虽然落下的课和作业都补上了,但因为右手还扎着绷带,翻书、写字很不方便,看到这种情况,同学们都主动积极去帮助他。一段时间之后,小姜的手恢复了正常功能,他也借助班会,表达了对于同学
虽然,这是生活中极小的一件事,但他们对同学的那份爱心,却是珍贵无比的。在这样动人的场景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靠近了,学生
通过利用班级日记这个交流平台,使得我与学生之间的尊重与信任增多了,班级氛围日趋融洽,我的工作效果也得到了完善与加强。希望“写班级日志”这件事能够在四班继续下去,并且越做越好!
点评:
任佳文老师担任班主任只有一年半,在英语教学上表现突出,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班级的调皮学生也很多,学业困难的学生也很多,但是她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智慧,默默无闻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一方面,她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另一方面自己细心观察,合理运用“班级日志”,深入学生尝试着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之道。
黄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