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我的第一次主题班会
活动凝聚班集体
赞赏是有力量的
“另眼”看学生
赞赏教育的魅力
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他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在班级管理中引进“PK”制的一点尝试
请抓住身边的幸福
我的心情,我做主
我们不做看客
《在成长路上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主题教育活动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遵守校纪校规,争做文明学生
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父母是你特别的朋友
《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主题班会说课稿
初三(四)班诚信主题班会教案
男孩 女孩-----成长的烦恼
 
 
 

妙用班级日志
2010-02-20  作者(来源):[暂无]

妙用班级日志

                                 任佳文

今年是我担任四班班主任的第二个年头。班中的学生们常说,老师有双“千里眼”,有副“顺风耳”,不是因为我有法术,秘密全在“班级日志”之中。伴随着学生们的茁壮成长,我班的班级日志也有当初的寥寥数页,变成了如今的厚厚一本。

我班的班级日志是公开性的,每个人按照学号依次撰写每日的班级日志。它所记录的是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发生在课堂上的事情可以写,发生在课间或课后的事也可以写;生活上的事情可以写,学习上的事情也可以写;受表扬的事情可以写,挨批评的事情也可以写;发生在同学身上事可以写,发生在老师身上的事情也可以写……总之,与班级有关的事都可以写。学生们在这里可以进行班级焦点访谈,热点讨论,实话实说;而我也可以在此了解事情的真相,洞察学生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指导,并将我的想法写在每篇日志后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以此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让我与他们走得更近。

一、常读“班级日志”,全面了解班级情况

    尽管我作为一名班主任,相较于其他任课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但这并不能让我在第一时间里,对班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了解到位。而学生们则不同,他们不是单一的,是一个整体,而且他们自始至终都参与在班级活动中,所以对与班级里发生的事情,他们的了解是最快速、最真实到位的。有些事情,他们会告诉班主任,请求帮助或解决,而有些事情则不然。作为记录员,有义务、有责任把班级里发生的相关事情记载在班级日志上。这个时候,我只需多去翻翻“班级日志”,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发生在班级里的事情,能及时掌控事态的动向。

运用 “班级日志”还可以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给学生们一个情感缓冲期,给我留有思考、准备的时间。记得有一次,在放学时我翻阅了当天的班级日志,其中记录了学生们中午倒饭的现象,由于前一天我已对此事做过处理,因此当问题依旧出现时,我非常气愤。冷静过后,我想到了自己在前一日仅对全班进行教育,显得有些草率。于是第二天我找到了日志记录中倒饭的当事人小z和小x,在和他俩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之后,两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向我保证今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现象,令我感到满意。试想,当某一事情发生时,学生老师都处于情绪波动期,这个时候处理事情一定受情绪的影响很大。如果给学生老师一些时间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换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之后,再处理起来这件事情来,双方都会比较理智些。有的时候,“日志”上面学生对所发生事情的一些看法或感受,还影响着老师对问题的看法。由学生来评价学生,可能会比老师的评价更合理,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比较一致。

记得去年有一次,年级组长孙老师告诉我,班里有几个同学在花坛任意践踏花草。我听后焦急万分。长桥中学校纪校规中提到要保护校园环境。我不但经常在晨会上提醒他们,还特地借主题班会的机会,提出“爱护校园环境”,学生们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本以为,这次的教育很成功,孩子们肯定不会去摘花踏草了,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我冲出办公室,走向花坛,远远地就看见我们班的小刘同学站在花坛的景观草坪上,不知道在干什么。我大声地把他叫回了班里,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

当天放学,我习惯地走进班里翻看“班级日志”。这一看,让我后悔莫及。日志的记录者正是小刘同学,他写到:“……今天被老师误会。虽然平时我比较好动,但是今天下午是因为看见xx班的两位同学在花坛追逐,想到老师让我做了纠察队队员,于是我上前想要阻止他俩,不巧正好被老师看到……

做了一件好事,却被老师误会,这种滋味一定不好受。当天晚上我便打电话到他家,与他进行了沟通,并表示了歉意。第二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同时也提出建议,希望他下次能站在花坛边“纠察”,他微笑着接受了。

由此,不难看出,对班级情况了解得越全面,对事情的真相了解得越清楚,就越有利于班主任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接受学生的意见想法越多,做出的处理方法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让班主任和学生走得更近。

二、利用班会课,解读“班级日志”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集体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的主要阵地。我经常会根据“班级日志”所反映的班级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情,进行班队活动。这样既有针对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因为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小姜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很聪明,但做事很毛糙。双休日的一天,在小区骑自行车玩耍时,不慎摔倒,造成右手骨折,得在家静养几天。第二天,班里的同学们都知道了这件事,看着小姜的空位,大家的心里都不好受。记录员也在“班级日志”中记下了这件事,并在日志最后告诫大家,骑自行车时候要注意安全。班委翻阅了日志之后,了解到小秦有几天时间不能来学校上课了,都很着急,建议我在班会课上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在周五的班会课上,我与学生先对小姜的事件进行分析,然后鼓励大家伸出援手帮助他。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讨论得很激烈。最后,在我的指导下,总结出了帮助小姜的办法。

几天后,小姜来校上课了。虽然落下的课和作业都补上了,但因为右手还扎着绷带,翻书、写字很不方便,看到这种情况,同学们都主动积极去帮助他。一段时间之后,小姜的手恢复了正常功能,他也借助班会,表达了对于同学老师的感谢。

虽然,这是生活中极小的一件事,但他们对同学的那份爱心,却是珍贵无比的。在这样动人的场景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靠近了,学生老师的心也贴近了。

通过利用班级日记这个交流平台,使得我与学生之间的尊重与信任增多了,班级氛围日趋融洽,我的工作效果也得到了完善与加强。希望“写班级日志”这件事能够在四班继续下去,并且越做越好!

 

                                           

点评:

老师推行的学生写“班级日志”,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班级的办法,同时在这个空间当中,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也有很好的心理沟通,共同商讨班级事务。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观察班级日常动态,作为当事人或旁观者将发生在课堂上、课间的事情,生活、学习上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并适当的添加自己的感想和评论,让学生们学会自我分析。老师的班主任一得中,运用两个事例很好的说明了“班级日志”在她的班级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我曾经翻阅过七4班的班级日志,做到每天都有记录,不管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同学,都会有一页属于他们的,被轮到记录的学生非常认真负责写下当天班级发生的事情,任老师还要求当天记录的学生将班级日志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家长们也很配合很积极很认真的写了留言,发表意见,这样也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加深了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取得信任。任老师作为班主任,也会坚持每天翻阅并留言,老师的重视和关注也大大的影响了每个学生更加关心班集体的建设。

任佳文老师担任班主任只有一年半,在英语教学上表现突出,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班级的调皮学生也很多,学业困难的学生也很多,但是她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智慧,默默无闻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一方面,她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另一方面自己细心观察,合理运用“班级日志”,深入学生尝试着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之道。

                                                    黄丽莎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