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另眼”看学生
赞赏教育的魅力
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他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在班级管理中引进“PK”制的一点尝试
请抓住身边的幸福
我的心情,我做主
我们不做看客
《在成长路上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主题教育活动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遵守校纪校规,争做文明学生
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父母是你特别的朋友
《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主题班会说课稿
初三(四)班诚信主题班会教案
男孩 女孩-----成长的烦恼
班主任主题教育课设计方案
明责任 负责任
“手牵手,心连心”主题教育
 
 
 

赞赏是有力量的
2010-02-20  作者(来源):[暂无]

赞赏是有力量的

  金佳元

不知不觉中,我的班主任生涯已过了小半年。从匆忙应对,到从容镇定;从严厉有加,到张弛有度……期间经历了太多的迷惑、挣扎和思考,值得庆幸的是自己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并对如何带班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我本来一直认为,只要对孩子们严厉,他们自然会听你的话,会乖乖地按照你的指令去完成各项任务。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孩子们不是玩偶,不是可以随意操纵的“傀儡”。在接班一个多月之后,随着彼此陌生感的消失,我的严厉和“专制”的管班手段渐渐不见效了,我发火的次数好像也多了起来。我一发火,孩子们表面看起来好像乖了,其实我一不在,他们又打回了原型。对孩子们而言,我“严厉训斥”在他们心中只是漾起一时的波澜,轻轻荡漾罢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似乎自己现在和孩子们沟通的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有问题,严厉训斥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明显过时了。于是,我开始尝试着改变方法,每次班级出了问题不再都唇枪舌剑,怒火相向了,而是找问题,讲道理,出对策。比如,早上收作业,之前讲了很多次,孩子们还是我行我素,一进教室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站着、坐着、甚至还有离开座位到处跑着的,聊天的、说笑的,什么情况都有。有时候,第一节课下课了作业都收不上来。虽然在我的“严厉”之下有些好转,但是我也累,他们也不是很开心,可是自从我表扬了郭禹豪、肖予晖、王博等原本早读表现并不是很好的同学之后,慢慢地他们变了,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早读也好管理了。各个小队长的动作也都快了起来,早操结束前作业肯定都能交到各个任课老师那里,上课前还能留出一些时间用于早读。从这件事上,我突然感觉班级管理有时候并不像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不是强权和怒气就能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就能让孩子们从心里服你的,很多时候是这些孩子教会了我如何去做好一名班主任。

后来,我从一次会上听到了“赞赏教育”理念,才悟出了我在班级管理上的小小成功源于“赞赏”的力量。自此以后,我决定积极采取“赞赏”的管理办法,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上多鼓励,表扬孩子们,慢慢地我发现其实多从各方面鼓励鼓励学生,可以让他们和你走得更近,同时可以让你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以赞赏的眼光去和他们做交流,效果要好得多。

在我实施“赞赏教育”之后,渐渐地我又发现了很多令我感动和欣慰的事情。比如班级的出操情况。刚开始那会,班级的出操情况,特别是纪律方面总让我很头痛,队伍里总有人说话。王博就是一个令我很伤神的孩子,起先我只能用自己的“严厉”和责难来让他安静,可是久而久之,效果就慢慢减弱了,他依然我行我素。之后我找过他谈了好几次话,可效果依然不好,不见起色。在一次不经意间,我观察到他是能安静下来的,虽然只是站在那里不说话坚持了10分钟,可是我还是在班级里表扬了他,私下里也肯定了他的这种改变,并希望他可以下次出操更好,能早日改掉坏习惯。令我惊喜的是,之后他的出操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我也隔三差五的对他进行肯定和鼓励,慢慢地他不再令我头痛了,甚至在出操的时候他会提醒其他同学不要讲话,遵守纪律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赞赏教育的奇妙,并且令我意识到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被老师肯定的,“严厉”教学的不可能持续性正是在严厉当中不断地去否定孩子,令他们心理上产生不舒适感。赞赏不仅仅可以鼓励他们,更能可持续的影响着他们的处世态度,这样的赞赏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苏扬事件”。记得在一次晨跑当中,我们途径的跑道上有垃圾,跑了三圈之后一直没有同学捡起来,我观察了很久之后,于是便默不作声地捡了起来。晨跑结束之后,我在班上提及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同学们都反映说自己看到了垃圾,我就说:“你们为什么没人想到要捡起来了,校园是我们的,美化它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孩子们顿时没有了声音,之后我说:“希望大家下次再看到的时候能有人主动捡起来。”在之后的一次晨跑当中,我发现苏扬主动捡起了跑道上的垃圾,于是回到班级我就赞赏了他这样的行为。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都能有这个意识去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了,教室的环境卫生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一点的改变也令我惊喜万分,赞赏教育令我受益良多。

在这半年里我还发现了很多班级管理中的小窍门,不再像刚接班那样,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了。我开始相信自己能在班主任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虽然我知道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当中肯定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我并不害怕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让我更全面的看待班主任工作,看待班级的管理,能让我更好地去扮演一个班主任的角色。问题不可怕,因为方法总比问题多!

 

附:

说到这里,我还要再来讲讲前不久的15分钟主题队会,总体上来讲,我们班还是有序,顺利地完成了这项活动的。活动结束后,我也第一时间与同学们进行了沟通,孩子们也都觉得满意,这可能与我平时的做事风格有关——简单、清晰,孩子们也多少受到了我这方面的影响,觉得活动整体思路清晰,简单明了,但是相对于其他班的队会,我们班还是相形见绌的。这和我活动前期的准备不足以及重视程度不够有关。

在活动前期,我想可能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队会,并不是很清楚或者很熟悉,那么先可以从基础的中规中矩开始做起,所以我并没有特别用心花时间在这次的活动设计上,只是简单地召集了几个班委,开了一次会,设计了整个的队会的内容和过程。可是就在活动前,听到老师对梁玮说的一句话让我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她说:“这次队会好像准备得比较辛苦,但是效果会慢慢显现出来的。”是啊,通过一次精彩的队会,可以对班级同学的思想和班级凝聚力有一个洗涤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身在这个集体里,可以有那么精彩的活动,是多么的光荣,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我有了一种顿悟,感觉自己好像对这次的队会想法太简单,没有想到它所能带给班级的深刻意义。

这次队会,让我感受颇深。一次成功有效的班级活动,可能会花去自己和孩子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它可以带给孩子们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培养班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提升班级整体的凝聚力。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在各学科成绩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德育培养上,更应该予以关注,班级管理不仅仅从平时出发,亦可以通过像队会这样的集体活动来实现,有时这样反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今后我会更加关注集体活动,而不是把眼光只放在教学上,我会努力做到教学与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好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双平衡。

接下来,我再来说一说班委培养。其实说实话,我刚开始确实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己的教学上,在我自己的怪圈里迷途,慢慢失去了方向,忘记了班级管理对于一个班级的凝聚力是何等的重要,当然,班级管理不光靠我一个人,还有我的班委——那群“温柔”的孩子。其实在开学初我就进行了一次临时班委培训,可是在之后的管理当中,似乎成效不大,而我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慢慢的,我发现了问题,自己好象在班级管理上越来越累,形单影只的感觉越发强烈,我的班委都在哪里,似乎都成了摆设。突然这个时候有一个实习时候熟悉的名字出现了——陆善,因为有好几位老师都说三班有一位能压得住场的班长,先不说陆善其他方面怎么样,至少她在班级管理上确实是老师的好帮手,可以让班主任省心很多,我突然意识到班委的重要性,培养一个班级的班委就变得很有必要了,班委不是摆设,不是虚名,不是成绩优异的代名词,而应该放到班级的实处去,为班级管理和运作做出自己的贡献的这样一群人。

我突然茅塞顿开,于是就在十月中旬的时候,我们班的班委也正式从临时过渡到了正式,整个选举是在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选出的班委,我和孩子们都比较满意,在班委选举前,我特别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让他们明确选举的意义和目的,并强调了就算选不上,也没有什么关系,大家还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角,你就算不是班委,也有义务为班级服务,出谋划策,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让我们的集体变得更好,每个人在这个集体里都要快乐。

对于班委职责的明确我在开学初就已经对于临时班委进行了培训,在正式班委出炉之后,我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现在的班级管理工作我也在慢慢放手,让班委来进行统筹,而我变成了一个协助者,在旁进行指导,慢慢培养班委的组织管理和策划协作能力,真正做到班级同学在班委的组织管理之下,自爱、自觉、自律、自强。从目前的整个管理上来说,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感觉到自己好像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累了,班委渐渐在发挥他们自己的作用了,从这件事上,让我对班干部培养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点评:

记得一位优秀班主任对“班主任”作过这样的描述:班主任,就是一个不太完美的人带着一群不太完美的孩子去追求完美的过程。

我想,这个过程是非常美妙的。我们班主任可以在这个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读罢文章,我们已明显感受到,小金教师在短短的班主任生涯中已经享受到了这份美妙。

他理解并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赞赏”,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的确,学会赞赏是获取教育成效的先导。我们要赞赏每一个孩子,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爱心、善意和努力,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滴成绩……赞赏可以使孩子增强自信;可以引发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愉悦的情绪体验,可以让他们在具有成就感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地尊重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

老师的实践成效告诉我们,赞赏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手段。赞赏是有温度的;赞赏更是有力量的。它可以引领孩子不断地进取、发展、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小老师会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找到更好的方法,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姜忠英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