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学生让我快乐-班主任工作案例
“爱”到细节处
创和谐班集体 做快乐班主任
无痕的批评———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润物细无声,最是能致远——关于班级文化的建设
试论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
班主任专业发展:开启“心”能量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的有效管理
如何使一个班级的管理呈现良性循环
班级管理应强化细节班级管理应强化细节
开放班级管理 培养学生自信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班级管理的实践创新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创建优秀班级的几个途径
立足学生 实现班级有效管理
浅谈如何建设高效型班级
如何让学生具有成就感———浅谈班级自主管理
警惕破窗效应,走出管理误区
以“团队精神”强化班级管理
 
 
 

点面结合,引领渗透,做好班级文化建设
2015-06-15  作者(来源):王亮(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735000)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以其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德育功能,在引领学生成长、提升智育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点面结合,遵循引领渗透原则,灵活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从而发挥其无形的教育力量,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德育功能  点面结合  引领渗透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而优秀文化能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学生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了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炬、引领人生前进的旗帜。因此,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其文化建设就尤为重要。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为学生的素质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创建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分清道理。而德育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无可替代。可是,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一一德育教育,给人的印象却总是呆板枯燥、空洞单一,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有效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呢?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点面结合

()重视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的思想、行为提供了一个衡量自我、约束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标准和尺度。班主任在制定公约、奖惩等班级制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并突出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修订后更要在班级中进行反复宣传、深入解读,以在学生中形成耳熟能详的约束力,达到从强制到自觉遵守的转变。同时,还应该让学生自行选择或设计班歌、班训、班徽,这些既是班级文化的名片,也是班级文化的精髓,能激发学生内心的骄傲与自豪之情,成为形成班级向心力的催化剂。

()精心布置教室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所以,一个班级教室的布置要恰当、温馨,才能陶冶学生心智,净化其心灵,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具体做法:在教室醒目位置要悬挂班级制度、公约;根据教育的计划和目的,定期更换不同主题的黑板报;

设立“名言警句”“历史上的今天”等专栏,延伸知识点;开辟“荣誉榜”“每周之星”等栏目,树立学习的榜样。此外,还应该建立班级“图书角”,通过学生捐赠等形式添置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励志、感恩、科学等题材的书籍,并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鼓励学生写好读后感。

()设置多彩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明晰真理,倾注理性、道德和审美情感,形成信念。班主任应结合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召开主题班会课,精心设计班会活动内容,通过问卷调查、辩论会等形式寓教于乐。

同时,还应根据学校安排,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学生会、广播站、校报编委、志愿者及各类社团中,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主开展班级文体活动、实践活动、纪念活动、公益活动,以确保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拓展教育途径

除了常规的教育手段外,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还应借助网络、多媒体,对学生因势利导,进行德育渗透。如利用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公布班主任、任课教师信箱,对学生疑难困惑给予及时解答;建立班级QQ群,对学生上网进行正确引导,使网上丰富的资源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优秀道德品质的有效补充。

二、班级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渗透结合的原则—引领渗透

一是引领性原则。班级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蹦而就的,需要教师始终以文化理念引领学生的成长,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氛围,使班级成为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让学生个体实现自我价值,切实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在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成长上,班主任应先在理念上重视,充分认识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操作中,通过一系列“引领性制度”的有效实施,在鞭策、激励中引领学生成长。

二是契合性原则。契合性原则指的是

要与学生可能的审美期待契合。审美期待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源于审美注意,而“审美注意的出现,取决于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客体方面的条件主要指客体结构形态的新颖程度、客体的风格和意蕴;主体方面的条件主要指主体的趣味、价值观念、审美理想等。伴随着审美注意,主体对行将到来的审美感觉有一种预期和憧憬,并由此产生一种朦胧的兴奋情绪,我们把这叫做审美期待。班主任肩负着表现自己的理念与个性,以及直接引导学生的重任,学生对他们无疑有着自己的审美期待。而在一系列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如果没有受众的情感活动,不与班主任的心情有一种契合,或是没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密切了解学生的审美期待,掌握契合性原则,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

三是前瞻性原则。班级文化建设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班主任关注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未来。前瞻性原则要求班主任着眼于未来,根据班级特点、班级现状和学生特点酝酿教育对象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高度。阶段班级德育重点、学生努力方向、未来教育对象的发展水平和高度,都需要班主任高瞻远瞩,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四是有效性原则。通过加强班主任教育和家长、学生的教育,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网络,丰富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注重教育效果的落实,增强德育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实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引领,我们应植根于班级文化中的德育渗透,点面结合,引领渗透,建设内涵式班级文化,方能促进班级教育水平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摘自:《学周刊》201435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