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以“团队精神”强化班级管理
浅谈班主任的巧妙引导
班级管理工作艺术摭谈
新教师提升个人魅力的技巧
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蹲下身来的美丽
班主任工作低效名家论坛原因及解决方案
对学生的批评艺术
培植教育的敏感
在“向学生学习”中成长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校本思考
班主任批评权的心理学思考
坚持“三心两本”做一个爱与智慧并存的班主任
在等待中教育在教育中等待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如何避免与家长的矛盾冲突
浅谈与学生谈话技巧
引导学生自写评语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
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让后进班创造奇迹
 
 
 

警惕破窗效应,走出管理误区
2013-04-10  作者(来源):徐福文

一“、破窗效应”的来源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车牌摘掉,顶棚打开后,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结果,当天被偷。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根据这一试验结果,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假如有人打坏了一座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又没有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犯罪就会滋生。在班主任工作中“,破窗理论”同样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班级治理中,尤其要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

二“、破窗效应”的表现

一面洁白的墙上,如果出现了第一个“办证”的涂鸦,在不能及时清除的情况下,这面墙很快就会长满“牛皮癣”,被涂得乱七八糟。

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不注意管理,对班上出现的问题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使问题漫延,到最后不可收拾。

三“、破窗效应”的危害

在班级建设中,任何一件有碍于班级整体发展的事情,即使只是小事,假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处理,一方面,犯错误的人就会有恃无恐,今后其行为将更加难以控制;从更深层次来说,错误的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其他学生就把这种错误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下降;由于没有及时处理,错误的发生就成了无所谓的事,在广大学生中就将产生辐射作用,由此在班级治理中产生“破窗效应”,对班级的建设造成无可估计的不良后果。

四“、破窗效应”的启示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对学生个人和群体而言,犯了错误得不到及时的惩戒和处理,学生本人尽管知道是不对的,但误认为老师没有处理就是默许,或者犯的错误不大,很少有主动改正的。久而久之,犯错误的人会越来越多,学生就会把犯错误当成一种习惯。这时,老师想纠正这种不良之风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下定决心也要花费特别大的代价。

五“、破窗效应”的诱因

在班级治理中,可以说时时都存在着诱发“破窗效应”的因素,但是,这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开局不慎

在每个班级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第一”所产生的辐射效应是不可估量的。第一次班会课、第一次大考、第一节课、第一次作业……假如每一个“第一”班主任都能认真设计,严格要求,每一个第一”都能获得成功,那么今后这些活动将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反之,活动将很难进行。而且,若后来仍无有效方法进行改进的话,则这一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又会辐射到其他类型的活动中,形成“破窗效应”。

2.对错误行为制止不及时

有时候,由于班主任事务繁忙,错误行为本身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或由于其他的一些客观因素,班主任采取“迟处理’或“冷处理”的方法,殊不知,教育有效性的要害就在于及时、“一针见血”。不及时的教育很难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不能切入要害的说教,说多了反而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为今后的教育设置路障;而不彻底的教育反而为新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错误的发生提供土壤。

3.对学生错误行为教育不得法

假如教育无法深入人心,则学生可能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假如此时在班中存在一些类似的同学,则易纠结成党,在班中形成一股“反势力”,使班主任工作处处受阻。

4.规章制度不严密

假如班级中有一整套完善的班级治理的规章制度,而且能够严格执行的话,则“破窗”难成“效应”。

六、班级治理中轻易诱发“破窗效应”的环节

1.课堂纪律,尤其是一些非重点科目的课堂纪律

班主任一定要有“全局意识”,不要以为某些科目不重要而忽视了协助科任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因为任何一个科目的课堂纪律都是相关联的,一盘败则全盘皆输。

2.考风

考风斜则学风必然不佳,尤其对于起始年级,班主任更应下狠心抓考风,否则只会使作弊之风越演越烈,造成大面积泛滥。

3.学习习惯

这包括作业习惯、听课习惯、改错习惯等。假如学生中有拖欠作业、上课坐姿不正确、不记笔记、错了不改等不良现象发生而得不到纠正,则会在同学中造成不良的影响,形成“破窗效应”。

4.公共财物保护

无论是课桌还是讲台、门窗等公物,若被破坏而没有惩罚“凶手”,而且在破坏后没有及时修缮,则轻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使得“灾情”雪上加霜。

5.语言习惯

各个班级都有其标志性、差异性的语言,这些标志、差异的造成,都是由一开始不被注重的“点”辐射开来的。

6.奢侈浪费之风

这种风气都是由互相攀比引起的,内在原因仍是学生的不服输心理。班级管理中其他可诱发“破窗效应”的环节还有很多,只要其可能形成规模,就应引起班主任的充分重视。

七、有效防止“破窗效应”的措施

1.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不准打破窗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班集体必须有自己的理念、奋斗目标,同时要有班规班纪为班级目标护航。班规班纪在制订的过程中要注意它的可行性和全面性,当过几届班主任的老师就知道哪些内容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当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在制订时也要为自己留下后路,如解释权在班委等。有了班规班纪就要做到有法可依,为教育犯错误的同学提供理论依据。

2.严格执行班规班纪,修好第一扇窗

班规班纪一旦制订,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不能走样也不能减量,否则规定将成为摆设。

3.找准着力点,逐渐修复破窗

当班级的“破窗”产生而又没有及时修补,已经形成一定气候时,也并不是无药可医,只是治理难度要大得多。这时,不仅要班主任花更多的精力,还要注意工作方法,在医治的过程中不能平均用力,要分清主次,找准要害,循序渐进。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管理艺术,更是千姿百态。作为一个热爱教育的一线教师,只有低下身来,潜下心来,从细节做起,才能使班级之窗明净而通透,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四中学)

             摘自:《新课程·下旬》2012年第2期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