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在“向学生学习”中成长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校本思考
班主任批评权的心理学思考
坚持“三心两本”做一个爱与智慧并存的班主任
在等待中教育在教育中等待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如何避免与家长的矛盾冲突
浅谈与学生谈话技巧
引导学生自写评语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
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让后进班创造奇迹
信任 鼓励 爱心
班主任面对的几种关系
用人格魅力打造德育
教育会诊制:问题生教育的有效措施
让德育在对话中焕发生命活力
引导学生学会交往
当孩子说“为老师学习”时
评语的“评语”
给“乱班”课堂教学支招
 
 
 

培植教育的敏感
2012-04-10  作者(来源):福建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高明

为什么刚入职的教师一般会深得学生的喜爱?为什么许多老教师离学生越来越远甚至让学生觉得不可理喻、难以接受呢?这就是教育的敏感力在起作用。教育的敏感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同时这种敏感力也决定教育教学的深刻性与细腻性。

教育教学中的敏感,就是带着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期许,带着创设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环境的使命,迎接心灵内在的呼唤。这种深沉而真诚的自我承诺必然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舒张全身的每个毛孔,感知、理解、领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从一举一动中探索学生心理活动的枝枝叶叶;从一言一行中解读学生学习追求的心灵轨迹……

压在二十张床垫和二十床羽绒被下的一粒豌豆,豌豆公主居然还能感觉得出来。“非常不舒服!”公主说,“我几乎整夜没有合上眼!天晓得床上有个什么东西!有个很硬的东西在床榻上,我现在全身发青发紫。真可怕!”只有真正的公主会这么娇嫩。这就是公主式的敏感。而真正的教育者也会如此敏感地探触到硌在学生身上的“小豌豆”。即使有重重层层的阻隔,依然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这双火眼金睛的背后是一颗弥足珍贵的关爱之心。

用心靠近学生,倾听学生生命的搏动与跳荡,体察学生心中甚至是最难以察觉到的隐微与秘密,这时,教师就会从虎视眈眈的监督者,变为“以心交心”的值得信任的人;千方百计的“窥探”,变为真心实意的关心、关爱、关联、关切;教师才能从处处防范,时时戒备的紧张与疲劳中解放出来;教师才会有闲情逸致去关注每位学生最为细微的心灵生活。

是什么让我们的教师如此缺乏欣赏与感动?我们很少能真正体验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宇宙”;我们很少能感悟到“一草引起千斛愁”;我们很少去捕捉生命中微小的感动与幸福。我们都知道“细心出细腻,精心出精品”,然而,我们对于“立竿见影”更加情有独钟。急功近利的粗放式经营让许多学校显出了粗糙、粗劣、粗野、粗暴的面目。有时,我们总是在漫不经心、无所用心中丢失了生命,丢失了生命中最为宝贵的敏感与自由!积极养护教育的敏感,正是对生命成长的期许和召唤。

一、敏感于“生命的脆弱性”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同一件青花瓷瓶一般易碎,每一次不经意的震荡都可能给它带来无法弥合的裂缝。只有保持着对生命与心灵小心翼翼、关怀备至的呵护,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保全生命独一无二的完整性。从文化层面上分析,人类为了寻求一种灵魂的整体感,一种生命的安全的寓托,将年轻的生命托付给教育。然而,学校时常会在无意中让他们伤痕累累、残缺不全、面目全非。孩子的脆弱性对于成人与教师来说是一种召唤,一种责任的提醒。最好的教育就是对于人心的脆弱最为体察入微,并最能施予同情、理解与保护的。

在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中随处可见,老师及成人是如何敏感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性,如何用心地体贴生命的完整性,唯恐产生心灵的“裂缝”与“空隙”。其中《卡罗纳的母亲》这一章节中,有一个情节特别打动人心:

卡罗纳的母亲在星期六晚上病故。在放学时大家都没有跟他说话,只是用深切的目光看着他,围在他身旁。看见母亲在等我,我就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母亲却把我推开,专心地望着卡罗纳。我不知道母亲的意思,转过身,才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你妈妈就在你身边,我妈妈却已离开人世了!于是,我没有拉母亲的手。我明白母亲推开我的用意,就一个人走了。

多么细致深入的用心啊!让任何有心的人都会深深为之折服。无微不至地关照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极尽所能地呵护陷入困境与悲伤的心灵。用天下父母共有的爱心与细心来照料孩子脆弱的心。马克斯·范梅南在其著作中一直强调教师最好的形象是代替父母的角色。他在谈到敏感力时,举例说到在酣睡中的母亲,只要婴儿的一个小小的侧身,一声小小的啼哭,她都会灵敏地感知到。因为,父母对于子女的用心与细察真的是达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父母们几乎都能读懂孩子的一低头一皱眉的含义,都能理解孩子目光中的诉说……

曾现场观摩过一位青年女教师全省比赛的一堂作文课。有一个环节,各小组推选出一篇文章,放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藏宝箱”里,女教师就拿着“藏宝箱”随意请一名学生来抽一篇文章,把它放在投影仪上投放出来,让全班一起来评赏。这个环节是这节课中的亮点之一,而这篇被抽到的文章片断写得好不好,就影响到对这节课效果的判定,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如何赏得精彩、评得到位的问题。

在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抽出作文,教师讲评时,上课老师没有按照计划去展示预先准备好的两篇稿子,而是直接拿抽出的文章引导学生赏评。这两篇文章写得平平,错别字、病句不断。学生们的评议,更多地是从一字一词上下工夫。指导教师目瞪口呆,这与原先的思路——“引导学生以赏为主”的作文教学理念大相违背。上课教师则是平和而坦然地引导学生如何品析,如何将字词用好用顺,如何将句子写生动……这节课结束后,指导教师有点不满地责问上课教师,为什么不按原先计划行事?上课教师为难地说:“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这样做,对孩子不好!”孩子的眼睛与心灵是最敏感的,容不得任何欺骗。这节课虽然没有上得尽善尽美,可是上课教师自己感觉非常实在,非常自然。

学生的目光是最为明亮的,它能洞彻教师的五脏六腑,能透视成人的灵魂。同时,学生的心最为柔软脆弱,它“易碎易裂”,要求我们“轻拿轻放”,我们如果不倾尽身心地去理解、去包容、去呵护,它必然零落成泥,碾作尘,甚至伤痕累累、鲜血淋漓。教育者要用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温暖为他们的心灵呼吸营创一个自由的充盈的生命氧吧。

二、敏感于“生命的生长性”

生命是不断地生长的,成长是它的趋势与方向。教师如果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总是不加辨析地顺其自然,就会让学生生命中“杂草丛生”。顺其自然要考虑这个“自然”是不是“理所当然”的“应然”状态,也就是“自然”是不是往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如果,“自然”仅仅是荆棘乱生,那么,教师就需要适时适地“披荆斩棘”。优秀的教师就是怀着对学生生命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用自己的灵心慧眼来赏其美处,察其缺点,让其优势在栽培中枝繁叶茂,使其阴影在阳光的渐照之下逐步消散。

朋友黄春晖校长曾经写过这样一则教学反思,让我深受感动。我偶然发现班里有个孩子半举着右手,他眼神中含着的畏缩与等待让我心中不由得一动。我示意他为大家读课文,他开了口……我想:坏了。果然,所有的孩子陡地哄堂大笑。口无遮拦的王贞贞站起来大声说:“老师,王建顺有口吃的毛病,您不要提问他。”潘智力更是火上浇油:“老师,王贞贞以前还叫王建顺王口吃呢!”于是,两个孩子吵了起来,全班学生更是嘻嘻哈哈地闹成了一团,只有王建顺静静地站在座位旁,低着头,一言不发。

不知为什么,一股真切的刺骨的悲怆跃过心头,直抵眼眶。我冲着他们歇斯底里地嚷道:“静下来!”空气蓦然停顿,也许是吓着了,孩子们一个个全都呆成木鸡样。(我自己也吓着了,我不知道一向波澜不惊的我为什么竟然有点失态。不知不觉,我的声音低沉和缓起来,教室里静得可以听清前排孩子们的呼吸……)“同学们,我一直觉得,你们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发自内心的快乐的声音,都是对老师工作的一种奖赏,一种激励。因此,每一次感受到你们的欢乐,我的心里真的有说不出的欢喜。但是今天,老师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王建顺已经坐下了,他仍然低着头,一言不发。“孩子们,我真的要感谢你们,你们每一天的变化都让老师感到欣喜。特别是今天,你们对课文分析得这么透彻,对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感领会得这么深。是你们,让一向害羞的建顺都有了发言的冲动……”班里完全安静下来了,王建顺依然低着头,似乎要把头塞进课桌里了。“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免碰上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候,朋友的、亲人的真心的关怀如此重要,仿佛暗夜里唯一能够照亮我们的那一盏灯光……”“老师,其实王建顺这次读得比平时好多了。”“老师,我愿意帮建顺读完课文。”“老师,我提议大家为建顺鼓掌。”……

也许,不少人认为敏感就是要轻声细语,要一味的平静温和,要心平气和,这只是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形态。但是,我们遇到当怒的情形而不怒的时候,就可能错失教育的最好的机会。用一种“愤怒”的方式来唤醒学生心中的敏感,这也许是一种“棒喝”吧,它能让学生为之震惊,震惊之余,他们才会情有所动,心有所感。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你们是能手的话,你们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克制自己,不要生气,什么时候应该生气。如果在需要生气的时候,生气甚至比和颜悦色更有效力。”

教师要善于关注且看护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芽一茎一叶一花一果。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其生长的可能性与多歧性。每个孩子心中都潜藏着一个心灵的铃铛,我们在欣赏它们的旋律时,也要留心捕捉它们弹奏出来的杂音,我们不能放任自流,而应有意识地进行洗涤,进行过滤,进行调整,让它们奏出更和谐更美好的音乐。否则,就是无视孩子的生长性与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无视生命的第一使命与意义。对于教育者来说,为学生的成长培土施肥、修枝剪叶这是其职责所在。放弃了这些就是放弃了教育的神圣命义。

丰子恺先生在回忆弘一法师的教育教学经历时写道——

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数十步之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折回来。等他到了,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

最不易忘却的,是有一次上弹琴课的时候。我们是师范生,每人都要学弹琴,全校有五六十架风琴及两架钢琴。风琴每室两架,给学生练习用,钢琴一架放在唱歌教室里,一架放在弹琴教室里。上弹琴课时,十数人为一组,环立在琴旁,看先生范奏。有一次正在范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放一个屁,没有声音,却是很臭。钢琴,先生及十数同学全部沉浸在亚莫尼亚气体中。同学大都掩鼻或发出讨厌的声音。先生眉头一皱,自管自弹琴(我想他一定屏息着)。弹到后来,亚莫尼亚气体散光了,他的眉头方才舒展。教完以后,下课铃响了。先生立起来一鞠躬,表示散课。散课以后,同学还未出门,先生又郑重地宣告:“大家等一等去,还有一句话。”大家又肃立了。先生又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以后放屁,到门外去,不要放在室内。”接着又一鞠躬,表示叫我们出去。同学们都忍着笑,一出门来,大家快跑,跑到远处去大笑一顿。

老师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在细节中推求细心,以细心来推求细节。且其十分注意不当场给人难堪,让所有的学生都离开时进行个别谈话,这谈话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有理有礼,不威自严。这就是生命中的敏感,他敏感于学生“不艺术”的行为与举止,于是,他为保持学生的“内在尊严”,不在大庭广众当场点破让人难堪,而是用一种非常“艺术”与“心灵”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这与我们想象中的艺术家不拘小节,大相径庭。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李叔同先生他作为艺术家的一面,是随兴所至,任性而来,率心而往;而作为教师这一角色,他则是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然而又是如此的举重若轻。或许,有人会认为,放屁应该说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吧!就如同吃喝拉撒,而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控制在何时何地,是否过于苛刻?其实,他此时就是在培育学生们拥有一颗细腻的心,培植一种真正的艺术的情怀,一种生命的教养。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的那样:“不吐痰的孩子,不用两个指头擤鼻涕的孩子,就已经是有教养的孩子了。并且,这些具有原则意义的小事情,不只应当做得彻底,而且应当经过深思熟虑,使跟一般的原则一致起来。”

三、敏感于“生命的复杂性”

生命的形态是纷繁复杂的,任何以“一眼望穿,一下看透”的方式来对待都是“目光短浅”的。最为可怕的是以一种“僵化固执”的态度来处理“开放动态”的生命故事与细节。我们要以一种“复杂”的思维来阅读与理解生命的全部内容。毋庸讳言,人性的善恶美丑错

综纷杂,人的精神世界、心理活动很多时候可谓是深不可识,深不可测。如果仅凭着简单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凭着简单直接的方法来应对,可能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越弄越糟。就如马克斯·范梅南先生所说的,机智表达的是关注一个人的整体存在的智慧,是对他人的主体性,对他人的特殊之处的一种主动的敏感性。对应于这种敏感性,我们的思想与行动不能局限在常态的轨迹中运行,否则必将把一切驶向错误的深处,以至于不可救药。

龙应台女士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了她的大儿子安安已经四岁了,而小儿子飞飞则刚出生。一些亲朋好友来祝贺。

艾瑞卡手里有两包礼物,一踩进客厅就问:“老大呢?”

安安从书堆里抬起头,看见礼物眼睛一亮。

艾瑞卡半蹲在他面前,递过礼物,说:“今天是来看新宝宝的,可是安安是老大,安安更重要。艾瑞卡先给你礼物,然后才去看弟弟,你同意吗?”

安安愉快地同意了,快手快脚地拆着礼物。艾瑞卡向妈妈那儿走去。

“你怎么这么聪明?”妈妈又是感激,又是佩服。

“哎呀——”艾瑞卡把“呀”拖得长长的,一面用手无限温柔地抚着新生婴儿柔软若丝的头发,“这可太重要啦!我老二出生的时候啊,老大差点把他给谋杀了,用枕头压,屁股还坐在上面呢!用指头掐,打耳光,用铅笔尖……无所不用其极哩……”

她压低了声音说,“小东西真真美极了……”临走时,艾瑞卡在大门口又亲了亲安安,大声对妈妈喝着:“我觉得还是老大比较漂亮,你说呢?”然后摇摇手,离去。

此后,妈妈发现,人类分两种:那做过父母的,而且养过两个孩子以上的,多半和艾瑞卡一样,来看婴儿时,不会忘记多带一份给老大的礼。那不曾做过父母或只有独生儿女的,只带来一份礼。

如上述的艾瑞卡送礼与问候孩子的方式就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智慧。这是来自对孩子内心感受与体验的敏锐的感知与明达。教师每天都身处诸如此类的复杂的工作之中,稍微判断不明、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心灵灾难。这种心灵的伤害有时是不可弥补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一个危险的职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到:“研究人员发现,教师每小时做出30个与工作有关的重大决定,在有25~40名学生的班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每日交往1500次。”根据这一事实,舒尔曼做出结论:医生所遇到的可与教师所遇到的复杂情况相比的唯一一次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或发生后的医院急诊室中。在这样复杂不定的情况下,了解情况、做出决策的能力,在教学中与在其他专业领域中一样至关重要、困难重重而且颇具挑战性。教师要有这种挑战的勇气与能力,就是必须仰赖于教育的敏感力。

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谈到,我们得留神,不要在自己生命的乐章里偶然发出某种不和谐的声音——而且,更确切地说,需要更加小心,因为行为的和谐比声音的和谐重要得多。所以正像有音乐素养的耳朵甚至可以听出竖琴发出的最细微的错音一样,假如我们愿意细致而又敏锐地辨察道德上的过失,我们常常也能从小事中引出重要的结论。教育的本真就在于对生命与心灵的密码的守护,遵循着生长的原理与生命自由发展的规律。教育者不是粗暴的自以为是的干涉者与干扰者,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耐心而智慧的守望者与同行者。教育者要能深刻地洞察学生的情绪节奏,明悉学生的思维过程,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在什么教育教学情景中如何动静与进退……在这里,教育智慧的品质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教育的敏感:对于心灵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洞察,对于成长过程纤毫无遗的理解,对于精神困境设身处地的同情,对于人性丰富幽微的了悟……

摘自:《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1第 02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