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先生后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浅谈提高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率———以《温度的测量》一课为例
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探索
适度优化班级规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学生课堂实践能力的培养
论英语课堂教学的的情感渗透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一点思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复习教学模式研究
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一得
捕捉生成性资源 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策略探讨
巧用情境“趣化”化学教学浅探
论英语课堂教学的的情感渗透
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研究
让英语复习课有“活效”
以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
谈多媒体设备如何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浅 议 初 中 地 理 教 学 方 法
 
 
 

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探究
2018-12-29  作者(来源):丁钦萍(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泊里初级中学 26640

摘要:自习课纪律差、讨论课秩序乱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但是在教育过程中这却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发现其价值,及时运用“错误”资源,抓住教育时机,引导学生思索错误,感悟错误,从错误中走出来,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发展自我、张扬个性的殿堂。

关键词:喧嚣 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 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

整个初二六班沸腾着,喧嚣着,犹如一窝待哺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吵个不停;又像一锅煮沸的早餐粥,咕咕嘟嘟响个不停。这哪里是上自习的样子?脑子一热,我怒气冲冲地冲进教室。全班立刻凝固了,四十个脑袋在等待着火山的爆发。“为什么人要遵守交通规则?为什么国家要制定法律?自习课应该有哪些共同的准则?”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对于应该如何上好自习课达成了共识。

无独有偶,在一节讨论课,我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大家都争相发表个人观点,有人甚至激动得大喊大叫起来,整个课堂有点失控。我马上停止了讨论,让学生对刚才乱哄哄的课堂秩序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接着又讨论了在马路上大家都无规而行的后果,引导大家认识到刚在课堂上应该有秩序。讨论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秩序美是所有美之最”几个大字。

两次常规性的课堂管理,其效果让我惊喜。面对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全新理念,我从两次课堂“喧嚣”中产生了些许感悟,更深深体会到了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转变教育观念,运用“错误”资源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也是学生改正错误的地方。在这两节课上,学生的喧嚣、无序就是正常的“错误”。有人认为“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这正是新课改的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有用的,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其价值,恰当运用这一育人的良机,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资源无处不有,关键是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做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做课程改革的有心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可以恣意挥洒自己的才智, 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 可以不拘泥于教材, 不受困于形式 ; 可以创新教育资源, 变革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解者、 传授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 帮助者、设计者; 教师不再板着面孔, 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 而变成对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进行创设,对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

二、淡化学科角色,坚持长效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似乎上好课,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是我的职责;而在课堂上抓住时机引导学生面对生活,懂得“秩序”,学会对别人负责,理解“自由” 的真正含义,似乎应该是政治老师的任务。那堂课我并没有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但我很欣慰,因为学生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引导学生认识“秩序美”,其效果从表面上看,绝对不会有教学生认识几个字或背诵一两首诗的效果那样直接、显著;也许秩序暂时好了,也许学生要真正懂得“秩序美”的含义,还需要几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但我并不为我的付出而后悔,因为这一过程是学生的学习、发展、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这种“浪费”是很有价值的。


淡化学科角色,尽快从各自的学科堡垒中走出来, 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来实施我们的教育工作,把育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做学生人生之旅的帮助者、引导者,这不正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吗?

三、蜕变传统理念,张扬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经常交流。”面对课程改革,教师要尽快实现传统角色的蜕变,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及师生地位,在实践中努力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在这两节课上,面对喧嚣和无序,袭上我心头的首先仍然是愤怒、呵斥,传统的权威意识、师道尊严又在作怪, 但我及时转变了教育方式,放下了架子,心平气和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讨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从我的两次教育实践来看,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启发者其实并不难。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如果少一份传统,那么学生就会多一份自我;教师如果多一份真诚,那么学生就会多一个发展机会。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只要教师放下架子、换个脸孔、换种语气, 与学生真心进行交流,变训斥、对抗为帮助、合作, 变绝对命令为富有启发性的引导,变权威的训斥为善意的心灵交流,变传统的说教为在活动中的体悟,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终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就可以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发展自我、张扬个性的殿堂。

四、抓住生成资源,聚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这使得“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要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充分抓住和利用教育资源,不管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被激发起“兴奋”的学习状态而发表精彩的观点时,当师生互动时学生“随机”冒出精彩火花时,当学生表情出现“细微”变化时,当教师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时,这些都是利用意外生成资源的大好时机。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五、结论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探索定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断涌现、更新、变化、升华。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师、总导演,成为主体中的主导。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产生学习动机,形成合作精神, 提高探究意识,体验学习的愉悦,从而实现全面发展。课程改革绝不应该只是为应试教育披上一件漂亮的新外衣。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的内涵和要素,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学习、摸索、探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用新课程的理念武装自己,用新课程的标准要求自己,更新观念,变化教学, 践行理念,这样定会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沈绍辉 . 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思想 [ J]. 教育与现代化,2001(01):14-18,80.

[2]   许建美,孙元涛 . 关于中小学课堂秩序的三点思考 [ J]. 上海教育科研,2007(01):56-58.


 

摘自:《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0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