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5E”教学模式的启示———让化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纠错策略
学习型课堂建设:构建快乐教育的实践路径
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行为的改变
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吗?
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何以突围
漫谈人的心理状态与课堂教学环境
谈辩证数学观指导下的数学教学
从九个维度谈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点亮语文教学的“魔灯”
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有效性探索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互动探究课堂” 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策略
构建有灵魂的综合实践课堂
节奏——英语课堂教学的灵魂
充分利用导学案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高中英语课堂如何凸显师生互动过程
追问语文教学
向自己的课堂学什么
 
 
 

先能力 后知识———科学的英语语篇教学步聚
2015-12-07  作者(来源):胡兴文

中学英语教材上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个词的对话或短文,这些语篇的教学任务较多,既要让学生通过听、读弄明白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又要弄清楚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词、哪些句式、哪些表现手法,这些语言形式又有哪些特点和作用,还要以此为载体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设计哪些教学过程来整合这些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教学。

一、扫清障碍,激发兴趣

有的教师习惯于在进行语篇教学之前先讲解、操练词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这种脱离语境教词汇的方法很枯燥,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如果语篇中只有少数生词,阅读前最好不要进行生词教学,而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文的语境猜测词义。这样久而久之,可以消除学生一遇到生词就读不下去的心理障碍,避免学生形成一遇到生词就想查词典的毛病。学生养成了猜词的习惯,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的速度。

当然,如果语篇中生词较多,也会严重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所以,在阅读之前鼓励学生做一些预习的工作,扫清部分障碍也是很应该的。预习生词主要是读准词的发音,了解生词在语篇中的基本意思,至于词的用法、写法留待阅读之后处理,不可本末倒置,违背语言学习的规律。

另外,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词汇,也可以让学生在语篇中找到生词,理解其用法,以帮助记忆。

词汇突破之后就应该设计一到两个与语篇话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时间的话,还可以介绍一些与该语篇相关的背景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培养习惯,发展能力

有的教师担心学生读不懂语篇,完成不了阅读理解的任务,拿起语篇就讲句子的意思、词的用法,这种做法看似省事,实则事倍功半。不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学生永远也不会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做阅读理解之前,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嘴,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句子的意思和词的用法。

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应该设计几个与语篇内容密切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如判断、选择、答问、填表、完成句子等。这些问题要先易后难,既要有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也要有比较、推测、综合判断等深层理解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训练阅读能力的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有的学生阅读时爱读出声,有的学生喜欢用笔尖指点着助读,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对一词一句进行分析,或边读边查词典,有的每次只能看到一个单词,等别人早已读完,他还不知文章所云。方法不对,习惯不好,都是影响阅读的主要原因。

三、读后讲练,学好语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不仅有助于形成语感,还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语篇。在完成阅读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精读,可以有效地落实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学生朗读时如果不熟练、找不到停顿的地方、语调不准等,都能反映出学生对该文的理解程度不够。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解决词、短语、语法等语言知识的问题了,帮助学生品味语篇。同时,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语段、好句的记忆。语篇教学时,全班所有的学生并不是一样地明白或者不明白某一个词、某一个句子的意思,所以,教师泛泛而讲非常缺乏针对性。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相互解决词句意思的好办法,4~6 个学生一组,各自独立地读语篇,遇到问题彼此讨论一下,大多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小组学习之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难题,这时可以全班讨论。全班无人能解决的问题,才是教师该解决的问题。

在讲解完短文后,还应该给一点时间让学生消化知识点,然后再针对重点的语言点设计一些巩固、运用的练习,如选词填空、完成句子等,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重点的语言点,以达到复习巩固、灵活运用的目的。

语篇教学承担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语言知识的双重任务。在语篇教学时先讲练语言知识固然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语篇的内容,但由此可能严重限制学生独立获取信息能力的发展。先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再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才是科学、全面地完成语篇教学任务的最佳途径。

自:《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408

 

选择生物学事实进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陈英水

(晋江市第二中学,福建晋江 362212

生物学事实是指自然界中生物的真实情况,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各个方面,一定是真实的。生物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握和分清科学事实,并且利用生物学事实,引导学生开展课堂知识的学习。其实,生物学事实是课堂教学中很好的材料。一切生物学理论的得来都是通过研究了无数生物学事实得到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根据生物学教学内容,恰当选择生物学事实进行生物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力、发现力、科学思维能力、总结能力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一、恰当选择生物学事实进行生物教学的实践探索

1.利用学生真实体验,符合认知特点,使教学更富有感召力

一项知识要让学生承认并掌握,它必须真实可信。生物学事实怎样展现出来才最真实?学生口里说出的或亲身体验的生物学事实,是最真实的感觉,也是其他学生最愿意相信的事实。讲述是生物学事实展示的一个好方法。

在讲述“免疫调节”时,笔者让学生来表述一下自己是否有过过敏情况,当时的情形怎样。几个学生分别谈了各自的过敏经历,有人是打篮球时刮伤,然后脖子痒脸痒,都是红疙瘩,之后喝水休息了一节课后自动消失;有人用了别人的洗面奶后满脸疹子,后来就不敢再用它,一直清水洗脸,直至第二天才好……这些学生口里说出的生物学事实,是同学们最愿意相信的事实。

学习“神经调节”时,讲到神经传导需要时间,这一点很多学生没有体会,笔者就请有此体会的同学讲一讲自己的亲身感觉。一位学生很详细地描述了他被热水烫到的时候,是先看见开水落到脚上,后感觉到疼痛的过程。这样的事实是学生亲身体验的,真实性可信性更高,感同身受,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创造探究事实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渴望走向独立阶段的中学生,什么都想试一试,参与意识相当强,因此,教学中选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生物实践,是颇富吸引力的。

讲“人和动物的激素调节”时,激素的“微量高效性”是我们平时无法察觉的,怎样才能更好地“看见”“、察觉”激素作用的生物学事实呢?非亲自参与体验不可。笔者让学生捞来蝌蚪,买来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分别饲喂蝌蚪,还设置了不给药的对照组,每日更新等量食物与水,注意比较观察并记录,两周后比较三组蝌蚪的大小与生长状况。

让学生参与一项生物实践,不仅能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和能力,还能调动他们对身边事物观察、探索的好习惯。这些参与式的活动对他们的印象肯定非常深,甚至是受益终身的。

3.利用生活中的生物事例导入,促进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的价值

一些生物学事实来自生活,又总结了生活。讲“近亲结婚的危害”时,笔者向学生讲述“达尔文的遗憾”这一真实故事:达尔文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和表姐玛丽结婚,近亲婚配,聪明的达尔文和美丽动人的玛丽生下 10 个孩子,个个体弱多病,有 3个很小就夭折了,其余 7 个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精神病。学生听了这个著名的生物学家的故事后,个个若有所思。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

一些生物学事实来自生活,又教会我们生活。讲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更接近生物学事实,笔者将正常成熟的番茄和用了激素催熟的番茄一起带到课堂,让学生对比其形态特征,讨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使用的利弊等。学生因为有了实物,看见了事实,而显得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回家后都准备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并用在生活中。

一些生物学事实来自生活,又使人了解生物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如学生们打过预防针、种过牛痘,就更理解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此外,通过生活中的生物学事实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了解生物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做了知识的准备,了解生物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

4.利用生物学事实,理解概念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的机理

客观事物是形成概念的基础,离开事实本身,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尽量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手段,对概念的事实基础做一些了解。因此,在生物学教材里对许多概念的讲解都是先通过举事实来进行的。如要弄清性状分离这一概念,就要把例子中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遗传实验事实搞清楚。

讲到“生物的变异”问题时,插入“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人的指纹完全相同的现象”,接着介绍“视网膜取款机”的发明,机器对取款人的视网膜扫描,简单方便,绝无冒领,因为视网膜和指纹一样,每个人都是绝对不同的,包括亲子代之间。以此理解遗传变异和生物多样性这些概念。

5.展示生物学事实,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的、微观的、宏观的内容,适当应用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教会他们观察的习惯和方法。

在讲述蜜蜂以舞蹈方式传递信息时,放一段录像,将蜜蜂的舞蹈方式连续地放出来,这比单纯讲解示意生动得多,可以反复播放,让学生做记录、找规律、做总结。“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课,对细胞膜结构和成分的探索过程的事实,可以演示出来。此时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勤观察记录,介绍各种观察方法,将感官所及的信息客观全面地记录下来,并养成思考观察记录结果的好习惯,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这样的训练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6.利用生物科学事实,培养学生思考的品性和探索的勇气

教材对一些科学史实的呈现,如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对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实践创新19等,往往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体验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所以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勇气和习惯。

2006 年某报纸图片报道,老鼠背上长有人耳朵用于移植;2007 年某报纸图片报道,人耳朵长在该人的手臂的皮肤下面,也用于移植。笔者把这两篇生物学事实报道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充满热情地憧憬现代生物技术的美好明天,调动了很多学生热爱生物学的热情和探索科学的勇气。

7.利用全方位生物学事实,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原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这是兴趣的内趋力和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学应力求满足学生的这些心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原动力。当生物学事实,单用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清楚时,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将生物学事实全方位地反映出来,创造一个让学生探索、发现的条件。

在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时,录像就可以将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等结构依次显示出来,从而表明植物体既有着宏观结构,又有着微观结构。在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录像多彩的画面就能轻而易举地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展示出来:山花烂漫的草地上,野兔在悄悄地觅食,不时立起身体,探听周围的情况;凶猛的豹子发现了目标,并奔跑接近目标……多少生物学秘密有待学生们探究啊。

二、恰当选择生物学事实进行教学的理性思考

生物学事实在教学中的应用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备课时充分理解教材,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适当的生物学事实的材料,做到课堂上能熟练驾驭教材。

2)对生物学事实的材料积极做好充分准备,选择最佳的课堂表达方式。如:结合挂图和模型,选取与教学进度一致的录像内容。要求学生准备的生物学事实的材料,要提前通知准备,课前预审,选择符合本节课的素材。还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具体的指导。

3)对生物学事实资料的运用要灵活多样,既不能满堂灌,又不能满堂放,要精选,精心准备适当的问题,在生物学事实的材料展示后提出来,问题要做到重点突出,一语中的,妙语连珠。

4)对生物学事实的材料的应用要把握时机,将趣味性合理地穿插于相关教学内容中,作为点缀、启迪或调味之用,但不宜过多,避免课堂主次颠倒,重点不突出,忘了一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的。

5)生物学事实的材料要把握分寸取其精华,简短扼要,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有趣。对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善于掌控,不能泛泛而谈、为兴趣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摘自:《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409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