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以学为主”的初中数学作业讲评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浅析课堂问题行为 追求课堂高效管理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
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阐述
试析中学课堂管理策略
浅谈课堂教学管理艺术
强化课堂管理 提高教学效率
漫谈数学课堂教学管理方法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增 强 课 堂 管 理 提 升 教 学 效 率
高效课堂教学之课堂教学管理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管理与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管理
“互联网+ ”时代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管理的变革
中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5-04-16  作者(来源):上海市沙田学校颜莉华上海市长征中学 张春贞

  【摘 要]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是由地理学科性质决定的,是教育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需要。实践证明: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提升初中地理课堂育人价值的有效策略,为地理学科跨学科思维培养夯实了基础。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 地理课堂教学 跨学科思维

    一、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提出

    1.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学科融合旨在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吸纳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元素,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因此,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跨学科融合教学成为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热点。

     2.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是由地理学科性质决定的

    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与小学科学、小学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有关内容相衔接,与初中其他课程部分内容相关联,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授课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

    一个地理现象,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地理教师要讲解一个地理现象,就必须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不同学科相近内容设置顺序不同,或者不同学科设置在不同年级,导致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展开教学。地理学科的教学设置在六、七两个年级。由于教学学科设置,地理学需要的知识,其他学科不一定同步。如地理学科关于比例尺的学习在六年级第一学期,而数学学科关于比例尺的学习是在六年级第二学期。所以,地理课上,我们需要融入数学学科中关于比例尺的概念和量算以数学学科思维来展开教学。

    在此情况下,我校地理备课组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进行了学习和思考。我们认为,初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指在某些地理知识点的教学中,需要借助地理本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或者方法,借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为此,我们在近两年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了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究。

    二、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究示例

    在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地理课堂的跨学科融合,几乎可以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

    1.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首先,学生对地理课本知识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语文阅读理解的过程。其次,我们时常引用一些诗文来促进学生对某地理现象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在讲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的时候,讲到最初我们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印度人认为的地球是由大象、大龟、眼镜蛇组合而成的时候,学生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人类以前不能够准确认知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呢?此时,教师说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古诗,学生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2.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数学学科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工具学科。地理图表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各种直观图形和表格,是各种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直接教具,是丰富的地理信息源。地理图表的阅读归纳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工具。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数学思维和技能的融入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学生通过世界一月及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多年平均降水量图的阅读,了解世界多种多样的气候。此外,比例尺的量算、人口密度的计算、地理图表的绘制等也都需要地理与数学学科药学科融合教学。

    3.与历史学科的融合

    地理课堂教学中,与历史学科融合是很常见的。如在教学“黄土高原地区”一课时,我们播放了黄土高原历史上水土流失严重的过去以及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的视频,通过历史对比,促进了学生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的伟大成就的感悟。

    4.与物理学科的融合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还没有物理学习的经历。而在地球内部圈层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地球内部的结构,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 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界面。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物理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得学生轻而易举地了解了地震波,知道了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个圈层的名称及相对位置。

    5.与化学学科的融合

    在“环境污染的防治”一课关于酸雨的讲授中,我们引入了化学课关于pH值与酸碱度的知识,促进了学生对酸雨的认知与理解。通常情况下,自然界水的pH值等于7,是中性的。人类在使用矿物燃料的时候,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酸性物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酸性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即酸雨。

    6.与音乐学科的融合

    地理课堂教学与音乐课的跨学科融合,促进了学生对初中地理区域地理的感知。如在“青藏地区”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首先播放了《青藏高原》的歌曲 MV,令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世界屋脊上的高原景观。

    7.与哲学及道法学科的融合

    道法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 个圈层间无明显分界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人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 需要辩证唯物主义中普遍联系观点的融入。此外,在 地理课课堂教学中,一些政治制度等知识,也需要与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

    8.与英语学科的融合

    在“国家概述”一节课的讲课中,提到按照经济发展的水平,国家可以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种类型。在讲授这一点时,我们融合了英语学科的时态知识:发展中国家是现在进行时,发达国家

country。这样一讲,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是完成时态,即developing country和 developed

    三、实践成效与思考

    1、跨学科融合是提升初中地理课堂育人价值的有效策略

    经过实践探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在初中地理课堂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某些地理知识的理解,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跨学科融合教学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让学生学习知识更立体、更全面,有效提升了初中地理课堂育人价值。因此,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提升初中地理课堂育人价值的有效策略。

    2.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为地理学科跨学科思维培养夯实了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基础上,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综和性强的生活情境问题,完成跨学科思维课程不少于 10%的课时任务,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样看来,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为地理学科跨学科思维培养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摘自:《现代教学》2023/23第548期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