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不要只做问题的处理者
用孩子需要的方式爱他们
班主任如何种好“自留地”
站在学生立场说话
“兵法”浅谈班主任
引领小团体健康交往
协同作战,取得合力
民主管理那些事
让班干部从“执行”走向“创造”
有一种爱叫信任
成为有实践智慧的班主任
先识后赏,让赏识更有力量
敞开心扉交朋友——新生人际关系辅导方案设计
间接表扬有奇效
用敏感的心,走反思的路
做一名坚守教育信仰的班主任
班级需要“文”更需要“化”
心理学帮我改变自己
班主任与心理学
班级德育要树立”过程”意识,强化“过程”管理
 
 
 

班级需要“文”更需要“化”
2016-05-23  作者(来源):李建军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上述文字出自鲁迅的一篇经典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一点启发。为什么在少年鲁迅的心中关于私塾只留下那块匾额和那幅画呢?你会发现私塾中设置很简单,简单而大气,朴素而庄重,人一旦进入这样的环境就能感受到一种对于读书学习的敬畏来。

一间小小的私塾,几个简单的布置,这里其实也暗含着我们现在意义的“班级文化”。

首先是显性的——匾额“三味书屋”,还有那张画。这两样东西是有深味的。“三味”具体说法不一,有说三味书屋原为三余书屋。何为三余?此名取意于三国时董遇的话。据《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注引所载,董遇常劝人充分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取名“三余”大概是希望学生爱惜时间,后来私塾主人兼塾师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改名为“三味书屋”。对于“三味”有不同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其三是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后成为三味书屋的馆训。不论何种解释,都在间接勉励学子珍惜光阴,发奋苦读。

至于那幅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则是暗含寓意。树谐音书,鹿谐音禄,鹿在树下,可见“书中自有千钟粟”。且不论其寓意好坏,这种价值观在古代自然是正统思想。

其二是隐性的——“没有孔子牌位,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私塾设有孔子牌位或孔子像,学生要对孔子行大礼,因为他是万世师圣,是道德楷模,也是学子学习的榜样,一生追慕的理想。更重要的是私塾学子学习的主要内容都来自孔子的教诲,外在的形象,仪式化的程序从一开始便把私塾文化的调子定下来了。

今天,随着教育设施不断丰富,班级文化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班级文化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把教室布置得五彩斑斓的趋势,从小学扩展到初中甚至高中。那么这些炫人耳目的班级建设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呢?

还是从“文化”这个词的本意出发来探究吧。“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简单地说就是花纹,纹理,当是外在的形式。化,古字为匕,“匕,变也。”可见“文化”二字,其含义应是,由外在的形式改变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当是人内在的人格素养。

班级文化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外在形式的华丽,外在不论如何华丽都只是一种点缀,如果进不了人心,那些华丽的形式只是“文”而不是“文化”。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教室里很爱贴一些书法绘画作品,挂一张学生写的《静夜思》或学生手绘的素描,如果只是任务式的安排,这些都不能称为班级文化,只是教室布置而已。

我在上一届带初三时写过几幅字贴在墙上,都是从六册语文书中节选出来的内容,我先请学生说出那句话的含义,然后介绍要送这几幅字给学生的原因。其中一幅内容是八下语文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句话:“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学生学过这篇文章,已有感悟,处在初三压力中的学生能够学习享受乐趣,习得作者宋濂的治学品格。

白色的宣纸,下面托一张红纸贴在白色的墙上,虽然简单,但是明朗,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一走进教室就能关注到这几幅字,进而想到字的含义以及老师的期待。

班级文化的营造不只在一招一式,有目的,可持续地发展,才能发挥效益。

这一届学生,我用一本书为契机来打造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这本书是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因为其传递的精神是我这届学生所没有的。为了让这本书发挥最大的作用,我和学生做了以下尝试:

前两周“师生共读一本书”。在两周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且利用班会课看了力克·胡哲的演讲视频。这期间有个小插曲。开学时,我看到教室黑板正上方写的依然是原来那个班级留下的“静敬净竞”,四个字的边角都已经脱落,于是让全班学生思考换一句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别的班级没有的励志语。部分学生随口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石同学说了一句“人生不设限”,坐在后面一组的王率鼓起掌来,接着全班响起来了掌声。

第三周是“书中淘金”。看完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每名学生找出 10 句最感动自己或者自己觉最有哲理的话。班会课上小组讨论,选出组内最好的三句参加竞选,选上的句子将作为文化墙的内容。最终“跌倒7 次,爬起来8 次”认同度非常高,我说把这句贴后面,“贴 后 面 看 不见!”“每 天 喊 一遍!”学生们纷纷提议,一致通过每天早上全班到齐后集体喊一遍。另外一句“爱上不完美的自己”则是贴在班级同学照片墙上,提醒学生“悦纳”自己,学会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第四周、第五周开始设计班级文化墙。我把自主权还给了学生,但是也提出了要求,这个要求也是接下来小组评比的基本标准:

1.体现力克·胡哲精神;

2.要有整体设计,不能随便张贴;

3.设计要有创意;

4.组内每个同学都要参与。

每个标准分值是 25 分,接下来的班会课每个小组要派一名同学上来讲解组内文化墙建设,其他小组按照这四个标准进行评分。

有几个小组的创意非常好。第四小组组名叫“奇迹”,他们设计了一串脚印,顶端是“奇迹”两个字,脚印都是力克·胡哲的“小鸡腿”(因为力克·胡哲天生残疾,没有双手,只有一只残废的脚,他自嘲为“小鸡腿”),每个脚印旁边是组员在阅读《人生不设限》时摘录的一句话。整个设计不仅有创意,而且寓意很好——奇迹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还有一个小组的设计与这组类似,组名取为“The Top”,为了达到顶端需要一个个阶梯,所以他们在组名下简单地用红纸作为阶梯,每个阶梯中写上组员的座右铭,每个阶梯上面则贴上力克·胡哲的图片。虽然做得比较粗糙,但是因别致的创意在评比中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在文化墙设计过程中插曲不断,有美丽的惊喜,也有可爱的错误。比如,一个小组觉得运气不好就在小组的顶端贴了一个八卦图。当然,最终他们明白了,转变需要靠自己而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些上,精神才是转变的动力。过了几天,他们把力克·胡哲的图像贴在了最上面。

最后是班名的讨论。讨论更激烈,因为没有一个词能简单概括力克·胡哲的精神。我建议直接用力克·胡哲,学生不满足,说没有创意。最终学生想出了妙点子:通过谐音的方式来换字。学生先把“力”换成了“立”,因为我们是“立人学子”,这个“立”字包含了校徽上“立”字的含义。接着换“哲”成“折”,文言文中“胡”有“什么,怎么”的意思,“胡折”合起来就是什么折不断呢?四个字连起来就是用立人精神和力克·胡哲精神,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呢?

这是我的“立克胡折”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已走过的历程。

其实班级文化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其关键是怎样把外在的“文”化入孩子的心,未来的日子,我将带领学生在“化”的路上继续前进!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镇海立人中学)

            摘自:《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403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