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四性”有效导入法
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
高效课堂的“艺术”和“技术”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实施简约和谐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
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大要领
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提升哪些语法意识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法教学策略
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政治课堂教学交往实效性的策略
谈历史课堂气氛的调节
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教学的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
浅谈课堂教学艺术
师生互动 实现课堂高效
 
 
 

愿逐月华洒清辉——于漪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师成长的牵引力
2010-11-23  作者(来源):陈 赣

由于许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本体意义的认识模糊,因此尽管对语文教学的探讨非常热烈,但对话往往不在同一层面上。问题的解决,需要教育大师的智慧。于漪老师作为语文教学界的一面旗帜,一直在指引着当代语文教学的方向。最近阅读于漪老师关于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学科性质、课堂教学、教师素养等方面的一组文章,深深感到:这些文章观点精辟,鞭辟入里,谆谆教诲,情真意切,震撼着人的思想和灵魂,对语文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对语文青年教师的成长,释放出强大的牵引力量。

一、明确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树立语文教育理想

语文教学的价值在哪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往往是在庐山,不能放眼教育。于漪老师高瞻远瞩,认为教育最终为人的精神生活服务。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通过“洞穴中的囚徒”这个著名的隐喻,说出了教育的真正含义,那就是把人,把人的灵魂、精神引向真理世界。“真正的教育”是引导灵魂达到高处的真实之境,这种灵魂的牵引,实际上就是人生境界的提升;而知识、技能是帮助灵魂攀升的阶梯(《我看课程标准》)。

“从教育的夺质来看,它是理想的事业,如果连教育都没有理想的色彩,什么都是功利的话,我们还要培养人干什么?真正的教育,就是培养人、牵引人的灵魂,提升到真善美的境界。”(《课堂教育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提升语文教育的境界,牵引自身的灵魂,树立语文教育的理想。没有理想,我们的教育就会短视,就是急功近利,就会滑向技术主义,就会有“重术轻人”的倾向。“语文对人有教化与陶冶的功能,由于‘重术’,只重视某些词句、段落中的技能技巧,把一篇篇寓意精辟深邃的佳作、一篇篇声情并茂的美文肢解得鸡零狗碎。震撼心灵的智慧不见了,感人肺腑的感情消失了,语言的生命力荡然无存,原本诗意的、审美的,即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语文教学向标准化、机械化转向……也由于如此,催发了语文教学的匠化和应试训练的泛滥。(《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人从技术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无疑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理念上的重大突破。”(《我看课程标准》)因此,于漪老师说,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教育过程是培养人,知识技能是培养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的成长不可或缺的阶梯。“手”是属于“人”的,不能说“人就是手”或“手就是人”。(《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

老师将中学语文教学目的概括为教文育人。“教文育人”准确地阐明了语文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语文教育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准确把握,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传承和弘扬,它指明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有理想的语文教师的价值追求。

二、深刻认识语文学科性质,增强 母语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我们教师也基本明确了这一性质,但是我们没有体会学科性质认识转型的艰苦、痛苦的过程,对语文的人文性缺乏深刻体验。我们在阅读于漪老师的文字的同时,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意识。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不是机器,不是拐杖,不是筷子,它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化是语言文字的命脉。“将来信息网络化,世界变小了,地理区域性特征不再鲜明了,母语仍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对内是粘合剂,对外是有力的屏障。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是因为文化这一资产是长期积累的,维护它,珍爱它,一个民族就不会垮。母语学习,从来就是一个民族对其后代的精神哺育。”(《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因此,应该站在文化的平台,聚焦在文化认同上进行语文教学,而这一神圣使命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有深刻的理解和体认。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把这一思想传承下去。于漪老师说:学民族语言,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语言文字本身装载着文化,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根,语言是文化的根。”(《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语言和文化在母语教学中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在有意无意之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操作,就会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聚焦在文化认同上》)

有了这样的责任意识,我们就能够认识到语文学科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作用,并自觉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两纲”教育,特别是民族精神教育。于漪老师说:“语文学科从事的是母语教育,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天然优势,当然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民族精神教育,尤其在文化认同教育方面应有所作为。”(《聚焦在文化认同上》)

“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字,背多少词,做多少练习,写几篇文章,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情结的感染。”(《聚焦在文化认同上》)

对于怎样在语文学科中完成这一使命,于漪老师要求我们:一是变无意为有意,“要使所教的文章如其原样站立起来,使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受文化认同之益,教师就要变无意为有意。”“变无意为有意,首先要树立一个高度。……站在育人的高度钻研教材,就能慧眼识别文章的真谛,向学生输送育人的琼浆。其次是要弄明白什么是文化认同,它有哪些内容,所教课文蕴涵的是哪些,学生在相应的问题上鲜活的思想动态是什么,设计怎样的教学过程以实现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能把握住所教课文的个性特征,确定重点,因势利导,而不会乱联系,乱发挥,乃至无中生有,把语文课弄得四不像。”(《聚焦在文化认同上》)

二是要随文渗透,“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力求无缝焊接,不露痕迹。实际上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聚焦在文化认同上》)老师在阅读《美国语文》时,美国语文教材对民族精神的标榜给了她强烈的震撼,更加坚定了她母语教育的信念。她说:“《美国语文》反映出来的培养目标是那么清晰、那么突出、那么具体到位。民族精神的标榜,傲视世界的气势,令人触目惊心。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讲到人的培养,有人就讨厌,认为不是语文。其实,谁也没有否定语文学科必须教语言文字,必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只是阐明应结合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情感、道德、价值观以及做人道理的培养,把二者融为一体,提升语文素养,提升精神素质。学科教学总要为育人的大目标服务,怎能游离于育人目标之外?”(《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从美国语文教材引发的思考》)

“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琼浆、醍醐对成长中的的青少年学生而言,是精神世界立根树魂的根本,立民族精神根,树爱我中华魂。这不仅是今日学生学文化学科学、学做人的内在动力,更是他们一辈子长足进展、奉献社会的基石。这种认同感、归属感的培养,不是做几次报告就能奏效的,靠的是发挥学科的特色与优势,与知识、能力融为一体,点点滴滴融入学生心头。这是个过程,育人心灵的过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须坚持不懈,高度负责。”(《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从<美国语文>教材引发的思考》)

这一段段语重心长的话语,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语文教师深切感受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跪着,跪着一定丧失民族自信力;要站在高处,放眼看世界,挺直腰杆,做自信的中国人。

三、把握语文教学之道,从容应对课程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一直在课程改革中被置于风口浪尖。有人一辈子在暗箱中左冲右突,找不到方向。有人找到一条小径,但看不清周围风景。于漪老师却是站在山顶,周围风光尽收眼底。对于目前各种花里胡哨的课堂,于漪老师反对包装,崇尚本色,主张挤掉泡沫,挤掉水分。她认为,要站在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各种复杂的矛盾中找到权衡点,真正把握语文教学之道。

语文教学之道是语文教学中不变的规律,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于漪老师看来,这个“道”一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目中有人。“而今的课程标准,一改以往以知识为本、以知识体系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这种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这种变革应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

促进学生发展,关键要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学生学会了这些,就能心灵丰富,潜能发挥,有真才实学,一辈子受用不尽。”“学生学语文,与人类的智者对话,与高尚的情操交流,受人文美、语言美的熏陶,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各种心理机制都处于活跃的状态下,他们的创造力就会爆发出来。”(《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要目中有人,树立以促进学生为本的思想,必须注意解开三个思想疙瘩:一是外塑与建构的问题,不能只指靠外塑;二是师生定位的问题,学生应亲历语文之境;三是少数尖子与全体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

可以采用的做法有:一是提倡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二是爱护闪现出的创造性的火花;三是满足学生“吃不饱”的要求。(《教学中开发创造潜能举隅》)“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指导学生学会,进而会学,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方向,学有方法。这是课堂教学的本色、本质。教学方法毕竟是第二位的,方法为达成目的服务。”(《点评是手段,目的是提高》)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比教师的问题更鲜活,更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关键在有所发现、善于发现》)。语文教学之道的第二点是以语言训练为根本。在《克服浮泛,精心探究》一文中,于漪老师说:“离开了实际,追求花样翻新,那就偏离语文教学目标,成为泡沫,成为多余之物。……扣住文本,品味语言,体悟思想内容与情感,已成为许许多多语文教师的共识,努力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文字,探究其中内涵,并非是‘以文殉道’,而是语文教学中指导阅读应有的责任。”“有些课文对文句的把握理解,不能只停留在一词一句的层面,要成段、成片地联系起来思考,才能在脑中理出清晰的线条,品味出语言使用的功力和独到之处。”因此在语文课上,只要我们抓住语言训练,促进学生发展,就能从容应对课程改革,抱“一”而为天下式,不会迷失教学的方向。

四、点燃教学激情,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青年教师的成长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好每一节课。于漪老师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她把竭尽全力上好每一堂课作为从教工作的第一要义。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于漪老师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实现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因此,从三维目标来看,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方法的发展目标与知识、能力一样,都是很重要的目标。不过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今天被我们十分明确地提出。要上好一节课,情感是关键,是突破口。“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于漪老师对情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她认为:“情感因素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理解,须提到一个新的层面。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热情,更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情感因素的渗透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态度、价值观紧密相连。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的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看似相对独立,而实际上是一个心灵连续体,由低级向高级推进。”(《以情激情 体验感悟》)于漪老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论述,站在哲学的高度,十分精辟。

于漪老师说:教学,就是求其真。教师真爱学生,真倾心于语文,真受到课文中优美的景物、崇高的思想、精辟的见解、珠玑的语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擞。真情实意伴随着语言流淌,扣击学生的心屝,在学生心灵深处弹奏,引起悦耳的共鸣。(《以情激情  体验感悟》)

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文中,于漪老师说:自己追求的课堂是“课上得一清如水”;“课堂要饱含情意,充满人文关怀”:“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课上是能者为师”。“课的起始要着力让学生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课中要张弛结合,让学生学得愉快;课末力求余音缭绕,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情感感染着学生,教师点燃自己的情感,又将情感传递给学生。课堂上,不仅教师是“发光体”,而是“能者为师”,每个学生都会发光,每个学生的心灵都会被点亮,从而课堂变得丰富、灵活,充满生气和活力。

五、下功夫钻研课文,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于漪老师认为,课程标准要得以有效实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要的保障是教师的素养。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包括理论水平、专业知识、人文情怀等等,但教师独立处理教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教材处理能力的基础,一是对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了解。而对教材的把握是语文的基本功,语文教师一定“要下功夫钻研课文,正确把握课文内容”(《本色与包装》)。

老师说:“熟读教材,钻研文本,是教师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不管是什么体裁的课文,怎样组合单元,总要明确地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这篇课文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被组合成这样的单元,意图何在?”(《深究底里,准确把握》)

“要充分发挥教育特点,教师一定要胸中有书,教材要烂熟于心,也就是说教材要熟悉到如出我心,如出我口。”(《课堂教育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

当前,不少语文课教法上搞得花团锦簇,教材本身却不甚了了;有的远离文本,海阔天空,随意发挥;有的凭依教学参考书,亦步亦趋,照本宣科……所以说,“读懂文章是让语文课具备本色的第一关”。教师对文本有所研究,就能够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媒体使用与课本使用、内容探讨与语言体验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语文教学的化境。

                                        原载:《上海教师》丛书第六卷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