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师生互动 实现课堂高效
“学”与“问”——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课堂教学方面的几点创新做法
我心中的有效课堂
论有效性学习与教学环境的设计
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素质教学
对“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结合型教学与能力型课程
互动: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
主体性教学与素质教育
我们应营造什么样的课堂
 
 
 

浅谈课堂教学艺术
2010-04-14  作者(来源):王芳林

实践证明,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课堂教学艺术而言,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图像等手段,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则,创设教学情境,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组合运用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方法、技能和技巧。

  诚然,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阵地,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抓好课堂教学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多半就体现在课堂之上。因而,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课堂上下功夫,遵循教育规律,研究教育理论,掌握教学艺术,以爱心从事教育事业。

  首先,要讲求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及其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和原则性。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发挥独创性,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只有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运用严密的逻辑。众所周知,教学艺术是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把枯燥无味的学科知识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就要借助语言、表情、动作等手段,对讲授的内容进行形象描绘,这也是学生理解、接受知识的首要条件。其中,教师语言的形象性最为重要,通过比喻、类比,可使学生要领立得,茅塞顿开,透彻理解。

  再次,要运用理性,以理服人。很多时候,教学艺术则是以情感人,教学过程既是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热情、乐观、和善、满面春风的教态,与冷漠、忧郁、严厉、满面愁云的教态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表现出情感性教态,创设情感性教学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把学生置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使之为之所感,为之所动。这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此外,创造性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也是教学艺术的突出特点。没有创造,就没有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中的创造性,除了具有求异性和独创性以外,还应具有应变性,要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教学中事先未意料到的偶发事件。应变是教师一切创造中最复杂的创造之一,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艺术结晶,它限时、限地、限情境地要求撞击教师创造性灵感的火花。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还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当然,学生听一堂具有较高教学艺术的课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过程。教师美的形象与品格及美的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活动都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感觉、审美习惯和心理品格。

  综上所述,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审美功能,对学生施行审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且也是组织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组织艺术,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本文源自: 甘肃日报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