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结合型教学与能力型课程
互动: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
主体性教学与素质教育
我们应营造什么样的课堂
 
 
 

对“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9-04-03  作者(来源):姚虎雄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它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个体身心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则是实现这种“内化”的主渠道。它不但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个体生命历程中的重要场所。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的活动主要源于内部动机,他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主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发展个性。”在国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坦诚指出:“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叫学生发现真理。”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则明确提出“活动中心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活动。先哲们倡导的无疑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未能真正确立,课堂上学生如未能真正深入地参与教学过程,那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也就成了空谈。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完美人性的形成”和潜能的充分发展,达到“人的自我实现”。“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正是人本主义光辉烛照下的新型的课堂教学,它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使课堂真正成为展示学生生命价值的绿洲。

一、“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必须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课堂生态环境作为围绕在学生周围的客观存在,它应成为个体生命学习、体验的重要购物质和精神空间。和谐融洽的课堂生态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需要,使之产生强烈的参与体验的欲望,并积极进入状态,从而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

 ()创设一个“人文化”的课堂硬环境。

 课堂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育人艺术的神圣殿堂。课堂硬环境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购物质空间,它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形成显性的“场境”,从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以影响,进而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因而“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人文意味的,能使之自然而然参与活动的理想空间。如: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室内放置特制的课桌椅,材料轻巧,大小适宜,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意组成马蹄型、对称型、品字型等,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室内开辟教师办公角,办公桌进教室,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墙面开设“表现角”,可供学生随时随地展贴自己的作品。让教学环境呈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学生的参与“心境”自然得到了优化。

()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充满“人性”的精神环境,即软环境。

 1.转换角色。传统教育观一贯主张“师道尊严”,教师更是以“权威”、“主宰者”的严厉面目出现。学生只有唯唯诺诺、恪守成规才合老师心意。要消除师生之间这条无形的心灵鸿沟,教师莫若进行换位思维,进行角色转换,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老师+家长+朋友+学生”。首先是老师,对学生传道授业,严爱有加;其次是家长,对学生要有浓浓亲情。无尽关爱:第三是朋友,与学生友好共处,打破等级观:第四是学生,教学相长,不耻下问。这样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情绪得到优化,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产生了。

  2.沟通情感。这主要表现为师生情绪的积极互感和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追求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使师生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便教学过程在轻松自然、和睦愉悦的气氛中运行。罗杰斯认为,教学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莫如说是情感的,只有营造和睦融洽的情感氛围,才能使“参与”机制发生作用。教师应以“三个多一点”来沟通师生情感:一是“多一点微笑”。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二是“多一点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横加干涉;尊重学生的隐私,不随便宣扬。对学生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和批评。三是“多一点赞美”。教师不吝裔对学生的赞美、鼓励,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多维性的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依赖式教学。这种教学由教师明确规定教学应达到的统一结果,教师强调自我标准,以知识占有者、传授者的身份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程序保持一致。学生如何参与学习也由教师指定,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明显带有教师的指令印记,是非人格的学习。因而这种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一维性”,即一种目标,一种结果。这种教学方式教出来的学生,缺少生气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本色,更多的是“复制品”、“克隆物”。学生潜能遭压抑,个性被扼杀。我们倡导“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正是对这种依赖式教学的彻底否定。它遵循“人本”的理念,把学生视作一个个积极能动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肯定学生发展个性的需要,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强调学习是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是生理和心理、认知和情感、思想与行为等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以此最大限度达到教学目标,因而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参与是多维的。

    1.全员参与。这是从参与的广度上来说的,能否做到全员参与是衡量“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成春”。这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抓学生个体学习,课堂教学改变教师“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的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时间;引导学生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学习,使个体学习形成全员参与。二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习成员,与学生频频交流接触,引导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从而形成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人参与教学的生动局面。

2.差异参与。没有差异参与,就没有全员参与。参与的要求要有弹性,参与的方式要多样,参与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调动不同类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差异参与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和评价,练习时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其他学生互教互学;另一种是“分组教学”:一个班组学生完成某一知识学习时,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能力大致相同的儿童在一起作业和上课,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各小组能力相适应,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3.情感参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过程。每一堂课,对于学生来说,都应是其生命中的一段心路历程。若课堂上没有学生的情感参与,即便你教师舌干唇燥,苦口婆心,学生也只会无动于衷乃至恹恹欲睡。教师唯有以情唤情,以情换情,才能使课堂教学在情感的碰撞融合中闪烁出美丽的火花,才能掀起一个又一个教学高潮。构建一个和谐的”情绪场”便是行之有效的途径。(1)情知交融。学生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主感知,对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进行认识;另一方面通过认识,加深情绪体验,更好地领悟知识所蕴涵的深层意昧,这样学生获得的不是干巴巴的知识,而是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形象。(2)情理交融。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以理性的引导,但这必须自然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不能离开具体内容进行“油水分离”的空洞说教,否则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巧妙地晓之以理,然后才能自然地动之以情,唤起学生的道德需要与参与欲望。(3)以趣激情。课堂教学应是充满趣味的乐园,学习应是带着情趣的体验,教师的照本宣科、乏味说教只会使学生如坐针毡,形同受罪。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通过有趣的导入、巧妙的组织、风趣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绪和兴趣,为学生的自由参与创设宽松的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4.行为参与。这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最直接参与,是学生参与行为的外在表露,也是教师调控教学过程、调整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参与一般表现在:(1)质疑—— 动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是“看客”,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疑,随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2)讨论——动口。讨论是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的好形式,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讨论要把握契机,应于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进行讨论;讨论时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可采用“同组同质”与“同组异质”等形式,学生讨论时能在不同的组别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协作,自由争论。讨论做到围绕中心、判别正误,师生交流、合作解决。(3)操作——动手。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做“动口不动手” 的“君子”,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课本知识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教学中可让学生动手做做、摆摆、剪剪、画画、贴贴、写写,增强其动手能力;同时,读、写、算,搜集资料,开展实验,组织学习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尝试操作的内容。

5.思维参与。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参与。唯有真正实现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的潜能、个性才能得到显现,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把吸收到的信息内化,经过思维的验证、鉴别、评价、改造,达到将知识巩固外化的目的的过程。其中思维是核心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实现学生思维的参与。(1)多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这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参与教学的途径等方面的选择,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适当加以点拨引导,不可横加干涉。(2)多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都有独立的思维空间,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敢于暴露自己的思想。学生学习上的不同看法、意见、建议,都应得到保护、尊重。(3)多给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设置问题情景促使学生思考,制订目标、提出问题都要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如课堂教学中教师故意设置一些障碍,要求学生一题多解等,都能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课堂教学“主体参与” 的有效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现已广泛应用于各国中小学教学。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组内合作、组际竞争,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强化学生社交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参与学习,须做好以下几点:

    1.科学分组。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性别、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7人不等,课桌按马蹄型、T型等方式排列,学生根据特长,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组长、协调员、读题员、记录员等,角色可以互换。成员组合可灵活多样,有时每个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时每个小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

2.群体协作。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互相协作、探究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参与,一种“亲历”。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之间是积极互赖的,为了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就必须具有协作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好汉三个帮”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并使之在协作学习中逐步学会合作技能,如: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评价;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别人作进一步的解释;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3.照顾差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保证了同一时间有多数学生乃至全部学生参与发言,打破了过去一人发言全班听、优生发言差生听的局面。由于教学时空的相对拓展,学生表现的机会多了,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差生更容易成为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对象,他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思维堵塞时,伙伴或老师帮助疏通;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得到援助;有了学习成果,可以得到表现的机会。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体现在培养了他们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能力,使之逐步变得乐学、会学,并向学好发展。

                               (图书资料中心提供)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