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对“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结合型教学与能力型课程
互动: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
主体性教学与素质教育
我们应营造什么样的课堂
 
 
 

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素质教学
2009-04-16  作者(来源):覃夫尧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国家按学生的智能发展结构和身心发展规律设置课程,虽然各科课堂教学具体目标和要求各不相同,它们各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和要求却是共同的概括地讲,各学科课堂教学共同的素质教育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需要。各学科教学大纲都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学科教育目标和要求,虽然各学科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但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的:“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于各科教材和教学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因此,各学科都应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真正把教书和育人统一于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文明礼貌、自觉守纪、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格。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是学科课堂教学应承担的素质教育任务。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都是学生学习与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奠定其文化素质的客观基础,也是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人与人之间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诸方面环境的影响,客观上存在着个性心理差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给我们以切合实际的指导,尊重他们个人兴趣爱好,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闪光点,将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作为开发智力资源,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通过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为未来的成功奠定成功基础。

三、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从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看,随着新知识的声速增长,未来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不断吸取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法指导,教给其切合实际的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课堂实践中思考、

探索、提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将来的生存发展奠定基础。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美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能充实人的内心生活,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类的精神素质。学校的各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贯穿美育的内容,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美的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是各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此外,通过卫生健康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样也是教学中各学科素质的任务和要求。

但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现象仍严重存在。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特长,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摘自:《素质教育论坛》2008年第10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