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它体现于时时、处处、事事。德育工作者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心声。在长期的德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寻求切实有效的德育之路。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走向一条步步为营的实施之道。
作为一个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总是经常听到这样一句:“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其实,我们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始终未能真正去了解学生。如果我们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客观公正地去看他们,有可能会发现,他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一塌糊涂。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更要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既不能让尖子生在家、在校都受宠,也不能让双差生在家、在校都受歧视。对待他们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尖子生采取表扬中的批评,让他明白自己虽有成绩,但还有不足,要追求全面发展,需要不断的努力,同时培养他们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对于双差生则实行批评中的表扬,差生易犯错误,犯了错误不批评不行,这是原则,但要让他在接受批评时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找出他的发光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差生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并鼓励他再接再厉,差生的表现易出现反复,班主任要有耐心,恒心。这样,让学生在老师的欣赏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自觉地改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要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用心的关爱。
班级里的Salin是一个学习方面很突出的女孩子,但同学们总是会向我反映她在课间经常随意动其他同学,和他们发生矛盾。那为什么一个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女孩子,却总是容易跟同学闹矛盾呢?经过家访了解到,由于她学习好,在家、在校都受到重视,得到宠爱,所以比较任性。她母亲也提起说,因为孩子在读书等方面不用家长操心,所以有的时候对她也比较纵容,导致孩子的性格不是很好。了解到这方面的情况后,我把Salin找了来,告诉她作为班级的一个班干部,你在学习等方面的表现让老师非常开心,但同时你的表率作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习上,在与同学的相处方面也应该起到好的示范作用;此外,随意乱动其他同学也是不对的行为…在一番教育之下Salin口头上是同意了我的说教,并答应以后会改掉这个坏毛病。可过了不久又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这次,我对她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连着几天在课堂上没给她发言的机会。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在一节课后主动来找我问到底为什么不给她发言的机会。当我反过来问她为什么的时候,她回答我不知道。这个时候,我心里其实已经生气了,但我仍然平心静气的提示她,问她三天前她发生了什么事。这个时候她意识到了,马上明白我对她冷处理的原因。接着,我让她自己说说她做的对不对,为什么不对。鉴于Salin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在有了上一次的教育之后,她马上能意识到自己哪做的不对,也明白自己做的事情老师都会看在眼里。所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她表现的还是可以的。
当然,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后进生的学习和心理问题,后进生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其一,学习刻苦但成绩上不去,这一类往往要花费比其他同学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勉强掌握知识。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讽刺、挖苦,使他们内心感到委屈,产生自卑心理,进而自暴自弃。我们应该多用时间采取补习方式。在补习中要尽量和他们保持平等、接近的距离。让他们感觉你和他们的关系很近,很随便,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他们就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当面提问、当面解决,从而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另一类则是:主观不努力,造成学习后进。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应树立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起他们努力的热情,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排除他们学习的阻碍。我们应及时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他们的自信心强了,自然心理包袱也就被卸下了。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就会出现良性循环。
班级里的XX就属于第二类。孩子脑子不笨的,但就是喜欢上课说话,学习上也属于那种不刻苦、不用功的。对于他,开始我总是一味的严厉批评,指责他为什么总是这样不用功。结果他不仅不接受老师对他的教育,反而还与老师对着干。这个时候我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在与其他班主任的聊天以及对我们学校倡导的“赞赏教育”理念的学习之下,我试着用赞赏的眼光、鼓励的方式去与他交流。这个时候我发现,在听了这些话之后,他的表现比平时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改进。虽然很小,虽然持续的时间也很短,但至少他进步了。
道德品质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才能与学生的心贴的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