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用心写好学生评语
用爱的阳光洗去荒凉
触,是触动的触
给他们自由 他们会飞的更高
如何改善收作业难
长桥中学举行班主任工作研究室活动
新接班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9月班主任工作计划
班主任工作初体验
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
真诚让你具有赞赏的慧眼
实施科学管理,实现整体推进
赏识“后进学生”,重塑健康人格
 
 
 

打造师与生的“朋友圈”——浅谈班级日志中的创新
2015-09-17  作者(来源):王芳

班级日志作为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曾经于我而言,也是一件感到头痛的“麻烦事”。在刚踏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年时,在对待所布置的班主任工作上,我往往会按照所设的“大标准”来完成。而渐渐地,我发现其实很多工作只要稍微融入一些自己的创新观念并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效率会上去,而且无形中与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这其中,班级日志就是我的“利器”之一。

改变我想法的还得从那件事说起,那个时候繁琐的各项新教师培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尽管学生们每天都会很准时地交给我批阅,但不起眼的它常常就这样被我忽略在了一边。当我再一次把班级日志给学生时,我听到了他咕哝了一句:“怎么又要写了?真的是太无聊了啊!”毫无疑问,这句话给我带来了不小打击。于是,我开始思索该如何去改变这种双方都在应付的状态。以下是我这两年在班级日志中的尝试和探索:

一、加强家长的“代入感”

通常情况下,班级日志主要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撰写的,而我倒是觉得可以在班级日志中将家长也带入其中,于是我特地在日志中加入了“家长的话”这一栏。因为平时能够与家长交流的方式除了家长会、电话和微信群外,在日志中加入“家长的话”不仅能让家长了解到自己孩子当天的在校感受,也能通过翻阅这本日志了解到班级最近的整体情况。同时,平时一些难以向孩子启齿的话也能通过这本日志来传达,比如……或是感人的,或是鼓励的,或是提醒的,对于学生而言,这正是另一种触动教育。

二、植入“班级广告”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常会用这句话去引导他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于是我就联想到了班级日志,其实班级日志作为一个很好的媒介,它所能展现的并不是只有条条框框的卫生情况、作业反馈,它还可以用来作为一个小喇叭传播身边的善事;作为一个问题箱,反馈最近班中的琐碎问题;作为一个发泄桶,将最近的矛盾、纠结告诉班主任,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种沟通,让学生们能够每天都能根据发生的事情来做出评价和感想,那么时间一长,学生们对于大部分突发事件的把握度和判断能力也越来越准,因而,我常觉得6班的学生能够在这几年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能“知冷暖”,比如……

三、重视“手有余香”的评论

从最初每天看完班级日志,匆忙地批个“阅”字相比,现在的我会更加认真地对待班级日志的批改。不再是寥寥几句,而是就当日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或者是分享给他们我的一些所见所闻。不仅如此,在每一本日志的最前面,我都会写上“序言”赠与他们,在规范好了应有的格式后,其他的任由学生自己发挥。当班主任重视起了班级日志后,学生们也会跟着一起“效仿”。

从开始对班级日志感到无奈的我,到如今乐意并且欣喜于在班级日志中看到感动、看到温暖、看到成长的我,其实这个过程中需要班主任们的投入与改变,或许当我们每天记得会去刷自己的朋友圈,但再问问自己,又有多久没有更新过学生和班级的朋友圈了呢?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