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把握课堂关键点,科学有效创设情境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英语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优化
浅探初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情景教学
提高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途径
提高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初中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应加强说话训练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怎样有效组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巧设物理课堂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设计课堂练习
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灵韵课堂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自主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如何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
用 好 课 堂 的 “零 碎 时 间 ”
先能力 后知识———科学的英语语篇教学步聚
“5E”教学模式的启示———让化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课堂教学与人文关怀
2016-09-26  作者(来源):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邓云锋

当前,课堂教学要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重目标,表明了教学改革要重视课堂的人文因素,实现培养情感与培养能力的统一,肯定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再把学生当作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来培养,也不能把学生看做只为社会服务的产业者来培养,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价值观,通过人文关怀,促进人性回归.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高举人文关怀的旗帜,成为教育改革的追随者.那么什么是人文关怀呢?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理解、尊重;把知识、能力的培养与非智力品质的培养统一起来;突出德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一、人文关怀对于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1.课堂的人文关怀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

人文关怀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课堂人文关怀是教师在课堂关心学生的具体行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发生在课堂,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都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那么还能说教师爱学生吗?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思维,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行为的艺术性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是学生健康的成长前提.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饱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真爱.

2.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是培养能力、掌握知识的手段

学生是活的个体,有思想,需要理解、尊重,希望了解社会,思考人生.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渴求,因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学生的思维因此活跃,学习的效率因此提高.课堂上,教师不仅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减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就越高.这说明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之外,倾注了人文关怀的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例如,在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学时,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效率.教材用三幅画概括地表示了数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三幅图表现了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的文化服饰特征,更包含“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哲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强烈地吸引.教材中还出现了中国古代用于计算的算筹的图示,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可以适时进行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豪感.教材例题还出现了三个学生合作称体重极富生活情趣的插图,可以增强学生对正数与负数的理解.这说明当我们在课堂上注重了人文关怀,就会发现理性与感性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它们是彼此交织,互相穿越的,共同作用于人对知识的学习,对世界的认识.

3.课堂人文关怀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不能只依靠学科知识的学习来完成,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课堂的人文关怀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如:1.教师对学生的呵护、关爱,密切了师生的关系,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3.小组学习给学生充分自主思考、自由发言的机会,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4.课堂中渗透人文知识的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5.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设计的教案能让学生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愉悦;6.平等对待每位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民主的思想;7.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无条件地接纳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可以消除学生的惰性与心理障碍.可见,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品质.

4.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需要

和谐课堂一般有以下特征:井然有序;师生互相理解,真诚交流;民主、平等、公平、公正;宽松、宽容;充满活力;关系融洽,心情愉悦.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幸福与和谐.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构建和谐的课堂.和谐课堂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课堂的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共鸣,师生之间才能坦诚相见.这样才能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课堂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做法

1.像关心学生的学习一样,关心学生的健康

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学生精力不济、学习吃力、性格忧郁等情况.苏霍姆林斯基经过几十年的观察与研究,得出的答案是:这些学生中85%是由于身体健康出了问题.他认为所谓思维迟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由于大脑皮层的生理和功能改变,而是孩子的整个机体出现了毛病.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他认为:“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实际上,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教师把关注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了呢?我曾遇到过一位中学生,他上课嗜睡,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围绕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开导他,但都没有效果,后来有人发现该生上课睡觉是暂时的生理因素原因,不是他精神方面的原因,便决定允许他上课睡觉,但课后要求其尽量自学补上所学新课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家长每天花较多时间陪他锻炼身体.经过半年的努力,这位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了,上课不睡觉了.一年后他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确,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首先要关心其健康状况.如果教育不是首先维护人的快乐、健康,教育的其他一切智谋、手段、信念,都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课堂教学的人文理念便无从谈起。

2.呵护课堂的生态环境

课堂是时空立体,课堂是多重因素的组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对学生生存状况的高度负责.记得刘国正先生说过一句话:“教室的四壁不应称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重孔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环境与人文是统一体,对环境的呵护实现了对人的关注.课前与课中,教师努力消除环境对课堂造成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课堂环境:1.教室的清洁卫生;2.学生课堂的坐姿;3.课堂上学生的服饰;4.教室物品的摆放;5.教室四周的文化布置;6.教室电器的使用情况;7.教室光线;8.气温变化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习环境的关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比如,坐在教室前面的学生容易出现“灯下黑”的现象,做出小动作;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接受信息困难多一些,容易走神,教师要前后巡视,兼顾全体学生.这些看似不经心之处,无不在影响学生的生存状况、学习状态.呵护了课堂教学环境,就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细致入微的关怀.

3.打造教师的亲和力

课堂上的人文关怀的显著特征是教师与学生作为人的因素共同存在,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引领学生学习知识,实际上是扮演了双重角色:与学生的人格平等者,指导学生学习的知识长者.既要与学生做朋友,又要驾驭课堂,演好教师这个角色,这就需要打造教师的亲和力.那么如何打造亲和力呢?1.用精湛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教师从事的是一门大爱无痕,大教无形的艺术,优秀的教师都应该是一名合格的艺术家;2.拥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气和灵气,学生的学习才会如鱼得水,才会敬重老师;3.让课堂充满民主的气息.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显现对学生的爱,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以营造课堂民主氛围,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

4.渗透人文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渗透理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社会常识教育、人性意识唤醒教育.人文教育的内容可以是:历史、地理知识,社会新闻背景,哲学规律,文化传统等.比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渗透如下人文教学的内容:数学的发展史、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爱国主义教育、数学之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学科教学中渗透了人文教育,既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又能让课堂丰满、生动.当然,渗透人文教育不能偏离学科教学内容,要突出学科特征,要为学科教学服务.

课堂中的人文关怀是为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存在的,要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设计.要实现课堂中的人文关怀,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需要教师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有平和、宽容的心态.课堂的人文关怀要贴切、自然,避免矫揉造作.

总之,课堂教学中重视人文关怀,是教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把学科知识教学与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钟发全,张朝全.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3]郭立众,冉小琴.打造高效课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摘自:《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第5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