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勤勤恳恳、爱岗敬业的老师;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积极乐观的朋友;他是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战士。他用自己的激情和信心、认真和负责感染着我们,他深受我们的爱戴。”
“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轻梳慢理,巧拨善诱,他的才华让我们折服,他的为人让我们敬佩。”
“沧桑巨变,胸怀上下五千年;兴衰荣辱,尽在伶牙俐齿间。随郗老师的指引我们走进隋唐的繁华,步入近代的悲壮,一起感慨,一起兴叹,一起激昂,一起悲伤。我们穿越时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汲取着智慧,陶冶着心灵。”
“他和我们谈心,鼓励我们努力奋斗;他教给我们方法,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不是用简单的方式约束、管教我们,而是用心灵、用思想来指引我们。”……
从学生的话语中,一个爱岗敬业、激情四射、博古通今的优秀班主任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渐渐清晰起来,他就是全国优秀班主任、河北省衡水中学的郗会锁老师。
时光荏苒。郗会锁老师已从教10年。在这10年时间里,郗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他始终抱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信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座右铭。在三尺讲台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热血。他的努力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也赢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肯定。他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衡水市德育先进工作者、三优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多次被衡水市政府嘉奖和记功奖励。2004年,郗老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
爱一行,才能更好地干一行
“从小我就对老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潇洒而智慧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引方向,这是我一直渴望的美妙境界。所以1998年大学毕业后,我毅然选择了衡水中学,决定把自己的激情、汗水和智慧毫无保留地献给我所深深热爱的教育事业,在‘桃李芬芳’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郗会锁老师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报告中的一段话,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1998年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郗会锁老师来到了衡水中学,一进校就被安排教三个班的历史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下子承担了这么多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为了不耽误工作,郗老师加班加点,工作的第一个月就瘦了整整六斤。
身体力行,做学生的知心人
初出茅庐的郗老师虽然缺乏经验,但有的是年轻人的血气方刚,有的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牛劲”。他和学生同甘共苦,为学生排忧解难。军训时,无论烈日炎炎,还是风吹雨淋,郗老师始终和学生在一起;课堂上,郗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研究、探讨;体育活动中,郗老师和学生一起打球、跳绳、踢毽子,与他们笑在一起,玩在一起。10年来,郗老师坚持和学生一起跑步,即使寒冬腊月也从未间断过……郗老师就这样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远足,是衡水中学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锻炼学生毅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良好的集体观念。远足的路线是从学校出发,走到衡水湖,再走回学校,来回一共八十多里地。郗老师始终与学生们在一起,一路征尘一路高歌。郗老师脚上都磨出了泡,但他坚决不上车。在他的带动下,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掉队。到了衡水湖,队伍停下来休息,郗老师一一询问学生的情况,学生们也纷纷把好吃的递到郗老师的嘴边。相互的关心和慰问让所有疲劳烟消云散,留下的满心都是温暖和感动。
每年高考期间,郗老师都要为学生亲自做上几顿“暖心饭”——买上百十斤鸡蛋,再买来茶叶和各种调料,把鸡蛋一个一个洗干净,放在锅里煮。为了让鸡蛋更入味,煮的时候,郗老师还把鸡蛋壳一个一个敲破,妻子说:“把咱们一辈子吃的鸡蛋都煮了。”开饭的时候端去给学生,每顿饭一人两个。学生都说老师煮的鸡蛋特别好吃,有的甚至舍不得吃,留出一个来,说要带回家给父母尝尝。
给学生申辩权,让学生心服口服
尽管全力以赴,但因为缺少经验,刚开始郗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次,有个学生上课捣乱,郗老师一气之下要把那名学生赶出教室,可学生马上回了一句:“我交学费了,凭什么要我出去?”还有一次,他批评一位女生,那女生当场顶嘴:“你就会用老师的权威压我!”
这两件事情给郗老师触动很大,他逐渐认识到单凭老师的权威来压服学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时反而会增加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即使学生一时被老师压服了,那也只是口服,心里却未必服气,这无疑给以后的教育工作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此,郗老师吸取了这两次教训,在后来教育学生时都先让学生申辩,自己也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他认为,给学生一个申辩的机会,往往更能了解事情的真相,避免“冤假错案”,学生才能心服口服。他常对学生说:“什么话都可以说,但必须是实话!咱俩谁对听谁的!”
对这个问题,郗老师有个形象的比喻:两个人打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越想越觉得对方欠揍;可冷静下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可能越想就越觉得自己应该挨揍。所以教师一定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考虑学生的苦衷。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郗老师也让他们换位思考,问题往往很容易就解决了。
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由于工作成绩显著,郗会锁老师头衔越来越多,担子也越来越重,他先后当上了高三年级主任、学校教导主任、校长助理等职务。虽然工作日益繁忙,但郗老师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有时处理问题耽搁了,为了上课不迟到,郗老师经常一溜小跑到教室;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他也总是在第一时间解决;做了鼻炎手术,一天也没有休息就回来上课。
郗老师带的班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违反了纪律就要在评比中扣除一定分数。有一次,因为参加学校的一个会议。郗老师上课迟到了,他当场拿出20元钱充作班费,用来给学生买奖品。他说:“学生迟到了要扣分,老师作为班集体的一员。犯了错误也要有个说法,这20元就是我的自我处罚。”
一次上班会课,为了强调某个问题,郗老师说了一句“我再次重申”;还有一次,郗老师想当然地把“悄然”的“悄”的声调读成了阴平。有位学生在周记里指出了老师的错误,“再次”与“重申”重复,“悄然”的“悄”的声调是上声。郗老师看到后马上表扬了这位学生并向全班学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郗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与支持。有一次,他的孩子生病,班级成绩也不大好,郗老师情绪有些低落,学生看到了,于是利用班会时间,大家一起为他唱起了《我们这里还有鱼》:“知道这些日子你要承担多少哀伤,才可以面对破碎的梦想,我相信那么多的关心总会带来希望,别忘了我们这里还有鱼,陪你一直到老。”听着优美动听、饱含真情的歌声,郗老师的眼睛湿润了。
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平静的外表下是一颗激情澎湃的心。”这是同事对郗老师的评价。郗老师说:“一个国家、社会、团体、个人的成功之处,不只在于技术的问题、知识能力的问题,还在于精神与心态。有了理想、目标、责任感、动力,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就能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这恐怕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还要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目标、胸怀、追求,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郗老师除了自己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外,还把自己当作点燃学生激情的火把,尽力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
励志诗歌和名言
郗老师一直教育学生要有远大的志向。一进高三,他就让学生们学习毛泽东、周恩来年轻时候做的诗:
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
赠南开舍友: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当学生遇到困难,气馁时,他用冰心的“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于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来进行激励;当学生不珍惜美好光阴时,他告诫他们:“有志者分分秒秒的拼,平庸者岁岁月月的靠”“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思有时”;当学生不努力时,他鼓励他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勤能补拙;学海无涯苦作舟,苦尽甘来”“要想让人瞧得起,就要做得了不起”;为了让班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他送给全班学生一副对联:同校同读岂愿屈居人后,同窗同学焉能甘拜下风(永不服输)。
有人形容不良的社会用人风气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郗老师则告诉学生:“你认为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也行;你认为你不行就不行,说你行你也不行。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我们可以掌握40门外语,可以拿下12个博士学位,大脑可以容下5亿本书的知识和信息,所以我们有理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为了鼓舞学生的斗志,他为他们填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久有凌云志,此志可问天。心慕象牙高塔,魂绕梦亦牵。
百万学子竞渡,扁扁小舟几叶,风急浪无边。遂了心中愿,何惜衣带宽。
胜还勇,败更坚,是好汉。一十二年将去,弹指一挥间。可上清华揽月,可到北大摘星,尽在行动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激情澎湃的班歌与班级格言
校歌、班歌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郗老师跟学生们一起制作了激情飞扬的班歌《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衡中精神激励我们前进,追求卓越争创辉煌;向前进向前进,282班茁壮成长,向前进向前进,迎着灿烂的阳光。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兄弟姐妹奋发图强,齐心协力,刻苦拼搏,誓把班级铸炼成钢;向前进向前进,282班不可阻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我们为了那伟大的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前进向前进,282班茁壮成长,向前进向前进,迎着灿烂的阳光。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衡中精神激励我们前进,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282班茁壮成长,向前进向前进,迎着灿烂的阳光。
这首歌伴随着郗老师送走了一届届学生。只要是郗老师教过的学生,都可以凭借这首歌认出对方,很快成为好朋友。
郗老师的班不仅有班歌,还有许多他自己写的“班级格言”,如关于卫生要求的“窗明几净地无尘,心清气爽面色新;求知若渴书声朗,协力争先衡中人”,号召学生团结的“目标一致奔前方,齐心协力相扶将;风雨同舟282,苦难共济写华章”;励志的“怕吃苦莫入此门,寻清闲另觅他处(勤耕不辍)”“壮怀激烈志比天,敢打敢拼敢争敢闯;风光无限情满园,爱班爱校爱师爱友”等等。
这些班歌和班级格言,激发了学生们积极向上的斗志和勇气,帮助他们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打造群星闪烁的班级
郗老师在班里组织开展了每周之星的评选活动,致力于打造一个星光闪耀的班级。每周之星评选内容广泛,包括卫生之星、勤奋之星、礼貌之星、诚信之星等;由班干部和同学等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要求所有入选者都必须有入选理由。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们去发现周围同学的闪光点,并把这些美好的东西挖掘出来,推广开去,既是对当事人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其他人的引导。
受“感动中国”的启发,郗老师在每周之星的奖品(一个笔记本)的第二页写上颁奖词并在颁奖仪式上宣读,以下摘录几条:
诚信之星:田乐——受任于危难之际,奉命于多事之秋,信守“每天最后锁门”的承诺,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无论多么遥远和艰难,坚持到底,全力以赴,直到高考,直到最后的胜利。你的责任心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同学们,我们为你自豪!
进步之星:曹署瑞——能进能退,能直能弯,顺境逆境永无止境,进步退步永不止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希望中创造天堂,在踏实中奋起,在勤奋中走向成功!希望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责任之星:张雨——责任使你于一片沉默中毛遂自荐,责任使你在睡眼蒙胧间提醒大家起床,责任使你在同学犯错之后给予安慰和鼓励。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波澜壮阔,但你流露的每一点滴都感动着大家,不是所有英雄都有豪言壮语,但你的无闻无法掩盖你的光芒。哪怕是有群星闪耀,你依然以谦和的光让大家动容!
有人说学生的优秀是表扬出来的,学生的脸皮是老师给变厚的,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但却不无道理。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美,肯定美,推广美,美便越来越多了。“打造每周之星、培养‘追星族’的努力,让我看到我的学生越来越向上,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知荣辱、明是非,我无时不被身边的美丽所围绕着。”郗老师自豪地说。
在他激情的引领下,学生们也变得更加激情四射。一位学生写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可敬可爱的老师,不是每个人都有青春和健康,我们拥有这一切,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呢!”
以史为镜鉴史育生
一般担任班主任的多是主科(语数外)老师,可
书中自有育生策
当班干部的工作出现懈怠时,
有一次,
为了让学生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避免重复他人的错误,他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来教育他们。他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是坏事,但它让中国吸取了教训。对中国反而是好事。所以同学们也要学会吸取别人的教训,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当他发现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帮助同学、不愿与同学交流时,他告诉他们,中国历史上隋唐因开放而强盛,明清因闭关锁国而衰落。我国现在实行改革开放,所以正在逐渐走向强大。历史证明,国家、民族只有开放,才能越来越好,人也是一样,每个学生都应该主动把自己的经验与别人交流分享,这样个人也可以在交流中巩固所学并进一步提高。
书中自有治班方
由于身兼教务处主任、校长助理并担任高三班主任,还经常出差,现实条件不允
所谓“无为治班”就是让学生自主管理,用制度和集体的力量来约束和教育学生。班主任发挥指导作用,做到以放为主,放中有扶,扶中有导,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现在,即使
古人云:“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
根据成绩和性格特点,
付出总有回报,真情换来真情。10年的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有涯,而爱无涯。教无涯,
摘自《班主任》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