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意见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战术”
班主任的“ 示弱”教育
“爱”构建起班主任工作的蓝图
浅析班主任德育几种方法
浅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师德,让教育如此美丽
师爱,需要艺术地表达
爱是师德的灵魂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师德是教师的第一智慧
发挥育人功能 突出德育实效
用爱扬起生活的风帆
做“五心”班主任,构建和谐班级
做新时代的“富”教师
作业布置的改革
做个幸福的班主任
学校生活中的阳光、雨露——班主任工作细节的点滴梳理
优秀班主任的9个好习惯
用真诚的心感化学生——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老师的一句话,学生的一辈子
2009-06-10  作者(来源):碧玉

每次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都会对孩子们讲一句话:过去只代表着过去,过去并不重要,我只希望看到你们的现在和将来。因为,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曾经成功地改变了一个孩子。

那是我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的事情了。当时我接的那个班是全校闻名的“差班”。这个班四年之内换了六个班主任。孩子们上课“大闹天宫”,下课更是无法无天,不做作业、随便旷课、甚至逃学。学校里的老师谁也不愿去接管这个班。那时的我刚刚毕业分配到这所学校,于是有幸来“应付”这个班。峰就是这个班级中的一员。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个乖巧、懂事、上进的孩子。虽然父母亲做生意很忙,没时间去照顾他,但他总是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特别是他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使他的成绩很快跃居班级前列,还被评为了“三好学生”。

要不是峰考取大学那一年,给我写来了一封信;要不是听他亲自述说,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也不敢相信。“……老师,如果我问你,在你眼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一定会说我是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对吗?说出来你一定不会相信,你知道吗?在你没教我之前,我一直是班级里的差生。我不爱上学,经常旷课逃学。不写作业,考试不及格是‘家常便饭’,为此我还留过一级。可后来,这一切都已成为了过去。是什么改变了我,老师你知道吗?是你的那句话,是你那句说到了我心坎里的话。记得五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您对我们说,‘过去只代表着过去,过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和将来’。老师,你不知道听了这句话,我有多感动。因为,以往的班主任来接我们班的时候,总会向原班主任了解班级的情况。当我犯了错误后,他们动不动就把我的‘陈年老帐’都翻出来,揭我的底,于是我就‘破罐子破摔’,越来越差。说心里话,每次见到换新班主任,我心里就发悚,害怕新老师知道我的底细,害怕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看我。可是,你来了,就因为你的这一句话,我就知道你和别的老师不一样,我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再也不怕别人小看我了。在你这句话的保护下,我坦然了平静了也自信了。从此,一个崭新的我开始了……老师,这一切的改变,都要感谢你,感谢你的那一句话。‘过去只代表着过去,过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和将来’,老师,这一句话我会铭记一辈子……”

    孩子的话让我震撼!一句话的力量让我震惊!在震撼之余,在震惊之余,也给予了我深刻的思考。教师的一句话,可以堵塞思路,泯灭孩子前进的一线曙光;也可以启迪智慧,成为孩子前行的一盏明灯,甚至对他的一生造成影响。这可能出乎老师自己的意外,但却是千真万确的!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所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制造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我”显得如此的重要,“我”的一言一行竟然能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影响着决定着孩子人生的方向!对此,“我”怎能不谨言又慎行?

细细地回想起来,我庆幸自己真做对了。那时我才当老师,年轻气盛,没去计较班级的好坏,反而激发了一种坚信自己能教好,相信孩子能学好的雄心。面对那个特殊的班级和那些不自信的孩子,我首先想到的是帮助他们甩掉过去的包袱和阴影,恢复自信心,有个全新的开始。于是,我没有向原班主任了解班级的情况,也没有去了解哪些同学最调皮,哪些同学最怕学习等,我只对孩子们说:过去只代表着过去,过去并不重要,我只希望看到你们的现在和将来……

    如今,每当孩子取得成绩时,我都不忘报以热情的赞扬;当孩子受到挫折时,送上一句真诚的鼓励;当孩子碰到困惑时,给以及时的疏导;当孩子做错了事时,予以宽容的提示;当孩子情绪低落时,给予一句关切的安慰;当孩子遇到难堪时,插上一句巧妙的解围……因为我知道,有时,老师的一句话,是学生的一辈子!

                                                                本文转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