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我校的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他每天总是早早到校,巡视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早上是否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品是否都带齐了,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同学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外地孩子由于基础太差,学习跟不上进度,他总是主动帮她们补课,……家长感激,学生感动,可他认为,作为教师,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其实这正是一个教师爱心的具体表现。几十年来,他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有人说敬业和奉献是一对孪生姐妹,奉献就是付出,王老师就是这样。毕业班的工作是繁重而又紧张的,尤其班级里还有一位问题学生——董磊,时不时的会惹出事端,董磊的家长也是非常不配合。为了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每天早晨踏进校门就感觉像是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总也有忙不完的事,每天他总是最晚一个离校的人。2010年年底王老师的爱人身体不好,住院了。但是王老师没有因此落过一节课。2011年王老师的父亲患上了重病,需人陪护,那段时间王老师晚上需到医院照料年迈的父亲,一早他又来到了学校,兢兢业业,那段时间王老师瘦了,他眼窝深陷,看在眼眶里,我们都觉得十分的揪心。
三.爱驻于心,尊重学生。
教师的工作实践使他认识到,育人之道德在先。作为班主任,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是爱学生。如果说一个教师很难对自己的学生产生感情,那么他所有的工作就无外乎空中楼阁,拥有良好的师德,就有了解决好学生问题的保证。
爱心,来不得半点虚伪。他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掌握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父亲般的严厉和母亲般的慈爱应该表现在班主任的眼神中,这一点就是他所追求的。师,楷模也,教师关爱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总是在上课前到门口侯课,班里的脏活,累活带头干,从不袖手旁观。教师在各项工作中都起到率先垂范作用,才给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
20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