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又将进入期中考时阶段了。每逢考试总有一些同学心理特别紧张,甚至于一到考场就怯场,这是一件最糟糕不过的事情,因些有必要在这里给同学们谈一谈如何调节好考试心理的几个问题:
1、首先要指出的是考试紧张并不全是坏事,比如考试时做题速度比平时快,精神更容易集中和投入等。而紧张过度就坏事了,如果考试时原本会做的题都不会做了,而一出考场就想起来,这就是紧张过度了。因此在这里要提醒大家通过每次考试把自己培养成良好的考试心态,要求大家不是完全消除紧张,而是要学习使紧张适度。
2、考前充分做好知识及心理准备,考前复习,要全面系统地复习,弄清不懂的问题。那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容易引起考试的紧张心理。考试时,对自己要有充分的自信心。多想自己是全面系统复习了的,自己不会做的,别人可能也不会,如果我做出了,我就有可能比别人好,想到自己有把握考好,这样就会抑制考试的紧张心理,产生积极情绪,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3、消除考前疲劳,有的考生习惯于考前开夜车,搞得人很疲劳,这是不科学的应试方法。人越疲劳,记忆能力就越差,人在疲劳状态下,容易出现种种引起大脑迟钝的生理反应,这些都会造成考试过度紧张现象。因此,考前一定要注意加强营养,保持正常的饮食和睡眠,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以便能够养精蓄锐去迎接考试。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紧张有利于解决大难题,而容易的工作需要高紧张。若将此运用到考试中,那么越是大考(期中、期末、中考等)越要放松,而平时独立作业要紧张一些才好。换言之,平时学习中对自己要求严格点,精神崩紧点,到临近考试保持适度的紧张,这样才能让我们在考场上最好地发挥。
下面就同学们在复习和考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给大家一些建议:
问题一: 会做的题却想不起来咋办?
同学们在考试时,有时会出现某些知识回忆不起来的现象。这时同学们因为急需解决问题而希望尽快回忆起来,往往就会心里着急,紧张地在记忆中胡乱搜索,企图“碰上”想要找到的东西。但是这种无秩序搜索的成功率一般都很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更加重了自己的紧张慌乱。此时正确的策略是应该善于运用联想,你可联想老师讲这段知识的具体情景,也可联想与这段知识相关的知识,以寻找回忆的线索。
问题二:时间不多还没做好咋办?
考场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乱的情形,莫过于考试时间不多却仍有许多题没做完。考生此时心急如焚,常常是做这道题时想着一道题,而做那道题时又惦记着这道题,结果哪道题也没做好做完。当这种不利的情况出现时,考生一定要有个合理的目标和合理的决策。所谓合理的目标是指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倘若你这时目标过高而不合理(企图全部做完,全部做对),反而连较低目标(做完做对一部分)也实现不了。有了合理的目标,还要有合理的决策,即此时考生优先选择的题目,应该是自己比较有把握和分值较高的。而且要考虑所要花费的时间,把三者综合平衡之后再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方案。
同学们,考试不是件可怕或讨人厌的事,考试是你在经过刻苦努力学习后真正显身手、展示自己的时候,即使部分考试目答得不理想,这些问题其实是在提示你的疏忽和知识缺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进行弥补的,这也是一种收获。最最重要的是你尽力了,你展示才能了,肯定你的脑力劳动价值了。最后,希望各位同学能把握住学习的契机,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附:通知: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四中午12点至1点,地点教学楼516室。心理咨询室门口有“悄悄话信箱”,同学们可以留言或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