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
在暑假中花了一个多月,我看完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法兰西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将主人公个人命运与历史现实融合,用入木三分的文字描绘了跨度近半个世纪的恢宏史诗。虽然感觉有些冗长,但并不妨碍。细细品味过程中,我不禁被深深触动了。
回想书中开头,刚出狱的冉阿让走投无路,被米里哀主教收留过夜,并以宾相待,可他却偷走了银餐具。为了冉阿让能免受再次苦役,主教说这是送给他的礼物。冉阿让不明白,一般人都不会明白。冉阿让之前因偷一个面包,最终判得19年苦役,饱受不公的他心里早已没有爱,只有对社会的仇恨。但若是社会只充满仇恨的话,那主教的高尚行为就无法解释了。冉阿让被深深震撼了,他重新看到了人世间的爱与善,心中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
正是因为有着主教那样的人存在,才使得冉阿让那样堕落不深的灵魂有机会感到悔悟,尽快重新回归。在现实中,人们同样应该学会给予宽容,以宽容的心态待人。尤其对于犯错者,这是极其必要的。当然,人们毕竟不可能都是上帝,无法宽容一切。但若是人们相互间都充满了适当的宽容,那人世间必然将会少去许多本不该有的纷争与堕落。然而,即使在当今社会中,这同样很难做到。
洗心革面的冉阿让化名马德兰,创办工厂,成为富翁。他乐善好施,见义勇为,得以最终成为了市长。功成名就的冉阿让,却依旧保留着高尚的灵魂,为帮助别人而不顾一切。甚至当一名老人被人冤枉顶替他被捕时,他竟然在法庭之上,承认自己就是真的冉阿让。要知道,若不是他承认的话,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为了救下素不相干的人,冉阿让再次一次回到了曾经待过19年的监狱……
我不由得被深深震撼到了,在那样一个底层充满黑暗与不公的社会之中,冉阿让却能始终这般善良无私。相比之下,在当今却有许多人自私利己、麻木冷漠。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一切,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财产。诸如贪污腐败、食品造假之类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这实在是一种时代的悲哀!若是要让每个人都做到像冉阿让那样,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们应当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上帝的确是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这上帝,换种说法叫道义。他往往只在人们的善良驱使下,才会真正显现。
八(1)班
徐文杰